【記者李祖翔基隆報導】基隆廟口不只賣小吃,還有「紙藝品」可以欣賞,這些藝品竟出自一位在瓜地馬拉引起媒體關注的台灣青年之手。二十五歲僅有國中學歷的王薏智,帶著一段坎坷故事和精湛手藝回國,隱匿在鬧市中,追逐著即將完成的夢。
王薏智去年返國,提到在瓜地馬拉成為藝術家的歷程,就露出淡淡苦笑。九年前,定居瓜地馬拉、事業如日中天的親戚,熱情邀國中剛畢業的他、哥哥和爸爸過去,旅遊兼念書。不料到了當地,親戚被倒會,又碰上九一一恐怖攻擊,回台不容易,他們只好住工地,每天靠親戚送水、送乾糧過活。(記者李祖翔攝)
父子不想坐以待斃,但又只有水泥工能做,後來王薏智想起小時候對摺紙有天分,剛好有一堆廢紙,於是他絞盡腦汁研發十七種可組合的紙藝,八年來創下比當地生活水準高四倍的收入,電視台爭相報導,還擁有五千人以上的粉絲。
流落異鄉八年讓王薏智體會很多,出身木工的爸爸教他雕刻、防身術、射飛鏢和花式撲克種種技藝,又不斷告訴他「凡事要忍、不能隨意生氣」,所以他就把所有不滿發洩到摺紙上,更研發出吸管藝術、中國結等作品。真正促使王薏智走上摺紙之路的,還是因為有人給他這個機會,願意買他突發奇想、草創的第一枚紙戒指。
王家父子後來在瓜地馬拉過得很愜意,除了賣手工摺紙,還又唱又跳賣蛋糕,粉絲天天追著跑,到處受人歡迎。
不幸的是,哥哥因車禍受重傷,再加上媽媽獨自在基隆廟口做生意,於是王薏智只得回台。儘管回來後所有光環都沒了,但他自信滿滿地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從頭再來沒關係。」
無奈王薏智雖夢想成為發明家、成立工作室,但僅有國中學歷的他找不著任何門道。他平時除了幫忙打理生意外,還在救國團擔任紙藝老師,小朋友瘋狂迷戀他的手藝和個性,只要小朋友願意學,他也隨手把作品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