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韓籍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上任三年半來,毀譽參半。這幾天更爆出主管監督的副祕書長離職時,竟提出一份五十頁的備忘錄,嚴詞抨擊潘基文破壞她的努力,讓聯國走向衰敗與腐化。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也讓潘基文灰頭土臉。
聯合國設有一個「內部監督事務處」(OIOS),於一九九四年成立,專責內部稽查,防範舞弊,加強效率與透明。它由一位副祕書長擔綱,一任五年,剛卸任的是七十二歲瑞典籍女士艾禮紐斯(Inga-Britt Ahlenius);她曾在瑞典當過六年預算局長及十年審計長,是資歷豐富的技術官僚。
艾禮紐斯離職前提出一份機密備忘錄給潘基文,當「臨別贈言」;但直言潘基文對聯合國「缺乏戰略指導與領導力」、「不透明、缺乏究責…看不到改革跡象」,更批「祕書處日趨腐化,分崩離析。」
艾禮紐斯還批潘基文,處心積慮削弱OIOS的權力與獨立性,試圖另設監查單位以弱化OIOS,又阻撓她派任副手,使OIOS最重要的調查部門至今沒有主管,難以推動工作。
這份「直諫」若是「密奏」也就罷了,但備忘錄竟洩露給《華盛頓郵報》,被洋洋灑灑登出,也掀起風暴。《外交政策》期刊、美聯社、CNN各路媒體隨後跟進報導,各國轉載,頓時成了全球新聞。
潘基文上任之初,高舉改革大旗,說要加強聯合國透明度與問責制,現在卻被內部監核副手狠批無能、不透明、不負責。
為控制災情,潘基文火速派幕僚長南畢亞及其他發言人出面解釋,指艾禮紐斯的報告多處「失實、偏頗」;至於沒有委任艾所推薦的內部人選,是因為不符合性別與地域分配政策,並非有意弱化OIOS。
潘基文被「內批」不是第一次。挪威駐聯合國大使珠爾(Mona Juul)去年在一份內參文件中,直指潘基文缺乏領導力,沒有領袖氣質,對一些國際議題處理失當,且脾氣火爆;結果這份內參竟被挪威媒體獲知,登了出來,也鬧出一場風波。但這次艾禮紐斯「諫言」事件嚴重得多,至今餘波未平。
自二○○七年元月上任後,潘基文被批的聲音始終不斷。他上任後喜用南韓籍官員當副手,被譏「用人唯親」,到最近處理南韓天安艦事件,又被指「過度涉入」。
不過仍有人認為,潘基文積極投入蘇丹達佛問題、推動國際因應氣侯變遷、改革聯合國官僚系統、保障與促進女權等,作得用心。
比起前任、迦納籍的安南,潘基文可能較缺乏領袖魅力。在接祕書長前,他幹過二年南韓外長,熟諳外交官僚體系「因應」之道,也因此在南韓被同僚稱為「官僚」。這雖是他的特色,也可能是他的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