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悠遊卡小額付費機制上路後,陸續傳出民眾被店家扣錯款項的情形;消基會調查發現,超過四成業者不提供交易明細單,還有兩家業者在消費者申請交易明細時收取費用,其中向台北悠遊卡公司申請五年內所有交易紀錄,費用最高達五千兩百八十元。
消基會這次針對儲值卡和電子票證的「交易紀錄查詢申請項目及費用」以及「儲值機錯誤加值之處理辦法」,對十二家業者進行調查,發現所有業者都提供交易查詢服務,但詳細服務內容卻參差不齊,四成業者不提供交易品項,也有四成不提供電子檔或紙本交易明細,資料保存年限則從一個月到永久都有。
調查發現,有些店家從創店至今的交易紀錄均有保存、免費提供明細,如KOHIKAN珈琲館、百視達、摩斯漢堡;而不提供交易品項查詢的,分別是星巴克隨行卡、QK咖啡卡、中油捷利卡、悠遊卡及丹堤咖啡的丹堤e卡;只有「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一卡通」和「台北悠遊卡公司」向申請明細的消費者收費。
其中,台北悠遊卡公司交易紀錄只保存五年,在單一年度中,前兩個月每頁交易明細索費二十元、之後每月收一百元;假設兩個月內只有一頁紀錄(二十元),加上其餘每月一百元的申請費用,消費者光申請五年內資料就要付五千兩百八十元。若是加值機出錯,還要消費者等七天後自行至公司領回退款。
消基會主張,社會已邁入數位化,交易資料應永久保存,且交易明細查詢應屬基本服務項目,一些民間企業都可做到免費提供交易明細,公股比例都很高的台北悠遊卡公司、高捷一卡通沒有理由做不到,呼籲金管會修改電子票證定型化契約的應記載事項,明訂業者不可收取交易明細申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