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暑假是旅遊旺季,一旦遇到航空業者以「機件故障」為由,造成班機延誤時,消基會呼籲消費者,千萬不要忽略自己的權益,可以向航空業者爭取賠償。
消基會昨日召開「搞什麼飛機?航空業者應對豷機件故障豶延誤班機負責」記者會,消基會表示,有民眾投訴,在搭機途中,因飛機機械故障中途迫降,等修復完畢重行起飛後,抵達目的地延誤七個多小時。
消基會說,機上的旅客,對於飛機起飛後是否安全無虞產生質疑,且對航空公司處理態度草率,未把航機所遭遇的情形,對於旅客詳實說明感到不滿,於是拒絕上機。航空公司人員竟然威脅當班旅客,如果不願意再上飛機,當地機場的警力可能介入,後果自行負責。
而航空公司僅以一條巧克力做為「補償」,打發旅客的不滿。旅客回國後向航空公司反應,不料航空公司竟然回應說:依民航法規運送約款及國際慣例,「機件故障」屬於「不可抗力因素」,因此造成的損害,不負賠償責任。
消基會秘書長黃怡騰表示,機件故障都會被航空公司視為「不可抗力」,因此航空公司僅會對旅客給付通訊、飲食和住宿等基本民生需求。
黃怡騰指出,事實上機件故障大多是出於人為因素,不應被視為天災等不可抗力,航空公司應有更多的賠償方案。
消基會董事長李鳳翱建議旅客,一旦遇到航空公司以機件故障造成班機延誤時,旅客可以上交通部民航局下載「個人乘客申訴書」,填妥後再交給航空業者,以爭取賠償權利,民眾不要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