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議員十三日指控,英國製藥大廠「葛蘭素史克」(GSK)不但對大眾隱瞞該廠最暢銷糖尿病藥物梵帝雅(Avandia,見圖/美聯社)的危險性,還偽造研究論文。
一九九九年,尚未與葛蘭素威康合併成葛蘭素史克的史克美占藥廠(SmithKline Beecham)開始進行一項研究,調查自家糖尿病藥物梵帝雅對心臟的安全性,是否優於競爭對手武田製藥的愛妥糖(Actos)。
梵帝雅的成功,對史克美占至為重要,除了它之外,該藥廠幾乎沒有別的新產品,但當年完成的研究卻有災難性結果。梵帝雅不但沒優於愛妥糖,服用梵帝雅的病患血脂數還更糟———高血脂可能使心臟病發和中風的危險性升高。
根據《紐約時報》最近取得的文件,史克美占並未公布研究結果,且在接下來十一年試圖掩蓋真相。
梵帝雅對心臟的風險於二○○七年五月遭披露。克里夫蘭醫院心臟病學家依據該公司被迫依法在網站上公布的資料進行研究。葛蘭素史克職員在後續幾個月內坦承,至少早在二○○五年就知悉梵帝雅的潛在風險。
美國參議員包克斯(Max Baucus)和葛拉斯里(Charles Grassley)十二日致函FDA局長漢伯(Margaret Hamburg),信函引述部分葛蘭素公司內部e-mail,顯示這家製藥大廠得知部分研究發現梵帝雅「有問題」,公司高層卻下令不得公布這些研究;部分e-mail的發送時間是二○○○
年,也就是梵帝雅在美國上市一年之後。該公司當時預估若消息曝光,光二○○二至二○○四年,將損失六億美元。
數起報告發現梵帝雅會提高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性,但去年一份由葛蘭素贊助的報告作成相反結論。
梵帝雅是葛蘭素藥廠的搖錢樹,光去年就在全球創造八億美元營業額,是世界銷售量最好的糖尿病藥物。
與此同時,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正召集三十三位專家舉行兩天會議,研究是否應以安全理由,下令梵帝雅下架。
參議員包克斯舉FDA藥物安全專家蘿絲瑪麗‧約翰-梁(Rosemary Johann-Liang)的證詞說,她的研究團隊數年前已知梵帝雅不安全,但無法說服她的主管採取進一步措施,因而離職。
據悉,台灣目前約一成糖尿病患使用此藥,衛生署預定今日邀集內分泌、心血管科醫師開會評估此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