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想要一付塑膠框眼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親密的反對黨一直不贊成,原因好幾個:「其一是家裡已經有好幾付備而不用的眼鏡;其二是人只有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次只能戴一付;最重要的,這副才配一年、眼鏡沒壞、度數沒增加…」。但是就像哥哥說的:「那些都是前一代的,不流行了。」
基本上,我同意不論年輕人或年長的人,身上都應該要有部分流行元素,所以,私下還是決定滿足哥哥的小心願。
周末,哥哥去修剪我們經過協議的「麥可森髮型」,回家後,他神秘兮兮的跑進我的房間:「我看到中意的塑膠鏡框了,你什麼時候有空去看看?」
隔天一早,我趁著周末「買菜日」空檔,興奮的邀請先生一起去看看兒子挑的鏡框樣。一路上我不斷說明:「青少年長大後對美感與流行的敏銳心理」等學理給先生聽,他很有耐心的聽我說「再多買一副眼鏡的理由」後,冷靜的下了個結論?酖你是他的金主。
先生一直是家裡扮演反對黨的角色,所以我常得預先擬好各式理由,否則擁有一半否決權的反對黨,準能讓事情破局。
就像幾年前我們兩人一起去看「鐵達尼號」的電影,整場我都沒有為羅絲和男主角的愛情故事傷心,但是對於一定要兩個小孩學會游泳,卻有了不可磨滅的決心,因為至少在水裡時,他們可以「一直不死」。
沒想到那次「學游泳事件」,另一半積極的態度,讓我非常後悔做此提案。幾年後,先生學有所成,由狗爬式進階到自由式,而且還能來回數圈;哥哥維持在國中體育課的程度;弟弟持續「培養興趣」中,我則停頓在蒸汽室和SPA區來回混。上個星期全家看完「海神號」後,弟弟語重心長的表示:「我們大家都不喜歡碰水,所以不要搭船出去玩,誰都救不了誰,太危險了!」
所以這次我決定不徵詢另一半的意見,也不找他當軍師,直接去幫哥哥挑副眼鏡。問題是,當三十年過去了,當復古膠框鏡架又流行回來,外形及調性卻變得好不一樣!從方形、圓形、橢圓,甚至到菱形、雙邊,各款各色都有形有款(一如現在的青少年),真個眼花撩亂。
我坐在眼鏡行,陪著兒子挑選小時候那種沉甸甸的眼鏡框,心裡邊想著舊時的滋味。說也奇怪,眼鏡行先生一直大力鼓吹黑色塑膠框眼鏡適合他,我沒作聲,想瞧瞧哥哥的審美觀感。
兒子挑了深藍色寬、細邊的框,我幫他另加了深咖啡、深墨綠和玳瑁色,只見他戴上戴下、左瞧右照的忙個不停,似乎沒有一副完全滿意的。
我以為他是對邊框、架邊的寬窄和顏色有想法,搞了半天後,才知道他在意的是「戴起來夠不夠『MAN』?」。最後,我們用刪除法,解決了這個「MAN不MAN」的難題。
昨天晚上,哥哥拿回了新配的眼鏡,弟弟看到後大叫:「哇!你看起來好那個!」我趕緊問:「是不是看起來很MAN」?「不是、是看起來好像很會讀書的樣子喲!」弟弟的意見,出乎我們意料。他爸爸在樓下聽到了,馬上補充意見:「好,那就每天戴,反正就要指考了,正好。」哥哥沒說話,走進到浴室「喬」了半天眼鏡,出來問:「我這樣子,是不是很像爸爸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