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慶芳南京報導】生於中國大陸南京、長於南京而從事文史研究的莊小軍,是《南京辭典》編纂委員會召集人,他說:「我們動員二百多位專家學者,費時三年完成這本辭典,是以考究文史的態度編輯,可也平易近人,我們立足當代,略古詳今,著重於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教育、交通、醫療、消費、旅遊等最新建設。」
《南京辭典》是一本近百萬字厚厚的字海,沒有彩圖,文字簡約流暢,足以擔起歷史名城索引的責任,莊小軍和編輯委員們在彙整資料和審定史實方面,費盡千辛萬苦,「如果不是對文史有深厚興趣,對地方有濃厚感情,生活體驗和百科知識的豐富積累,還真做不了。」莊小軍指出:「最大的滿足是辛苦的過程有專家學者共同投入,在懷古知新的氛圍裡感受民族生命力。」
莊小軍曾擔任南京出版社副社長,南京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結業,南京師範大學中文專業研究生班結業。主編過《南京風采》等關於南京的歷史書籍。他提起編寫這類史料典故的書籍,最困難的過程是必須跟著現代建設的腳步走,而最近十幾年,南京市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改革開放,市政一日千里,新建工程此起彼落,他深怕一點疏忽就誤導讀者。
另外,南京是著名的古都,有大批專家學者都在研究這座城市,他們是南京的活詞典,莊小軍說:「我要扮演千里眼和順風耳,才能將專家學者盡數搜羅到編輯委員裡。這些委員之中有些已經七老八十,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多方考察,所以保證他們的健康和安全也是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
多少次的酷暑盛夏,田野考察途中,老人家身體不適,立即送往醫院,莊小軍這時又成了一一九。
莊小軍行事作風古樸優雅,帶著不可言喻的南京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