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由中國人民出版社歷時九年編撰的百卷《中國貝葉經全集》,上月二十九日在北京舉行出版記者會。它是迄今為止內容最為豐富、涵括最為全面、卷冊最為浩瀚的中國傣族文化總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獻意義。
人民出版社副社長任超表示,自二○○一年開始,西雙版納自治州政府和人民出版社,邀請了七十多名專家學者和高僧,歷時九年,蒐集經書四百多部、傣族古籍總目錄二千一百多條,最後整理、出版了《中國貝葉經全集》,共一百卷一百一十四冊、九千一百多萬字,內容涵蓋傣族社會生活,亦填補中國尚無貝葉文化總集的空白。
貝葉經是指記錄在貝葉上的佛家典籍,這種用貝葉記錄文字的現象,起源於古代印度,自唐代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中國貝葉經最古老、最核心的文化位於雲南傣族地區,千百年來,傣族人民除了用貝葉刻制佛經之外,後來還刻錄了大量的世俗文字摻雜其間。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州長刀林蔭說,此書的出版,將進一步推動中國佛教文化的研究,使少數民族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繼續弘揚。專家則認為,《中國貝葉經全集》不僅是傣族歷史文化規模最大的文獻整理,更是迄今為止涵括最為全面、卷冊最為浩瀚的傣族文化總集,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