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心事】風流儒雅亦吾師

羅秀美 |2010.06.28
2557觀看次
字級

「風流儒雅亦吾師」典出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杜甫自唐肅宗乾元三年(七五九)自甘肅入蜀,至代宗大歷三年(七六八)離蜀,約莫十個年頭。永泰元年(七六五),五十七歲的杜甫離開成都,次年春夏之交來到夔州(四川奉節),又在此旅居近二年。

夔州乃少數民族占多數的邊遠之地,詩人在此不免鬱悶,加以一身貧病,青壯時期的雄心壯志,已逐漸化為沉鬱頓挫的深思。

此詩首句以「搖落深知宋玉悲」之「深知」,點出此詩的眼目,說明了當世與人「深知」之難得,乃遙寄古人以尋求聲息之相通。

杜甫以自身處境,深刻理解了宋玉感受過的「蕭條」之感,更懂得了宋玉在〈九辯〉所說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就衰」的「搖落」之意,那正是一種極深沉的,來自歷史與時代的悲憤之感。

是以,杜甫乃以「風流儒雅亦吾師」表彰他對於宋玉的崇仰。「風流儒雅」既標舉宋玉的人格與文風;「亦吾師」三字中又有自陳淵源宋玉、祖述其文之意;歷來詩人多無以忘懷屈、宋,杜甫自無例外。由此可見,杜甫自認「深知」宋玉,言外之意便是「知音者稀」的當世慨嘆了。

接著,「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承「深知」而來,杜甫之「灑淚」為的正是他已感受到了宋玉當年曾經有過的「蕭條」與「搖落」之感,因此為宋玉之悲而落淚。

然而,杜甫更恨的是「異代不同時」,無法和宋玉同聲共感,僅能做為宋玉的異代知己,乃深有所慨。

因此,最後四句,杜甫以「雲雨」點出至宋玉宅憑古弔今之感,一個「空」字加強了首句的「深知」,可見宋玉理想的完全落空。

然而,儘管宋玉之宅已空,但幸其文藻能傳世能感人,這又是炙熱於一時的富貴權勢所難以望其項背的了。

是以,杜甫訪宋玉故宅進而大書宋玉之悲,借以一抒己懷,可見杜甫感慨之良深。唯有遙寄異代知己,以求相契共感吧,這也就是杜甫所謂「風流儒雅亦吾師」的真義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