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五十三歲陳姓計程車司機因出現下背痛,剛開始以為扭到,到醫院檢查,發現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插管住進加病房,一度命危,最後靠非骨髓破壞式幹細胞移植,救回一命。
血癌是來勢洶洶、難以預防,來得快、病情進展快速,併發症也多,幹細胞移植一向被認為最危險、最後線的治療,有的病患也因害怕化療風險不敢接受,寧可選擇一到二周輸血一次。
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醫生滕傑林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中,成年人常見的病症,隨著科技進展,幹細胞移植不再如以往般危險,以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主非骨髓破壞式幹細胞移植,俗稱迷你移植,使用較低劑量化學藥物、放射線治療,利用免疫作用殺死癌細胞。
陳姓計程車司機今年初出現下背痛,剛開始以為是職業病、扭到,後證實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情快速惡化,一度心跳停止,最後接受迷你移植,血球恢復正常,移植成功。另有一名四十八歲林姓婦人因視力模糊,也證實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後移植成功。
滕傑林說,以往大於六十歲、或同時有其他疾病的病人不能接受傳統幹細胞移植,僅接受化學治療存活率只有一兩成,若能接受迷你移植,存活率則可提升至三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