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蘭陽博物館將從二十五日推出開幕首檔展覽「手創蘭陽」,將把龜山島融入器皿、寶特瓶化為燈籠狀的環保花器、稻草做成故事巢,體現宜蘭的生活美學。
蘭陽博物館的代理館長黃怡芬說,整個宜蘭就是一座大博物館,籌備了十八年的蘭博,即以「厝內厝外攏是博物館」的概念發想,邀請策展人林秋芳為蘭博策畫開幕首展「手創蘭陽‧宜蘭生活美學特展」,昨天部分展品搶先在文建會曝光。
林秋芳表示,為體現宜蘭人文的多樣性,「手創蘭陽」展特別從宜蘭博物館家族上百個成員中,精挑七個社區,與知名設計師共同創作。其中,由鑑湖堂與周育潤合作的「竹樂」,既是燈具也會演奏,觸動開關還會自動演奏宜蘭民謠「丟丟銅」;另一件由珍珠社區與藝術家徐景亭、插畫家蕭永明合作的「故事巢」,尚未正式展出,已有訂單上門。
宜蘭陶藝家陳兆博與知名設計師王俊隆、何忠堂、徐仲淼等人,共同創作的「湖光山色」,將宜蘭的地標-龜山島融入作品中,並藉由陶瓷呈現黑色玄武岩及岩岸地形的質感。
珍珠社區與藝術家徐景亭及插畫家蕭永明合作的「鳥類餵食器」,體現了社區生活與麻雀的有趣關係,運用稻草、竹片與鐵絲等材質,設計出富含與環境共生理念的餵食器。他們再將小型鳥類餵食器放大十倍,成了「故事巢」則可供小朋友乘坐、閱讀、玩耍、探險。
此外,鄂王社區工藝師林朝欽與設計師易瑋勝共同創作的「籠器」,巧妙將家中不要的寶特瓶,穿上紙燈籠般的外衣,搖身一變成為紙質花器,讓你輕鬆做環保。蘭陽博物館開幕後,將在周末假日舉辦工藝示範、DIY教學及生活美學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