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媒體大亨梅鐸的傳奇人生

陶蘭 |2006.06.18
1138觀看次
字級

梅鐸小檔案

出生:一九三一年
籍貫:澳洲
學歷:英國牛津大學
現任:澳洲新聞集團主席

事業:
1.衛星電視節目在五大洲播放
2.出版一百七十五種報紙
3.擁有二十一世紀福斯製片廠、福斯新聞網和三十五家電視台


跨國媒體首席大亨,非梅鐸莫屬,紐約賽門魏森索中心曾頒贈人道桂冠獎給這位老戰士,表彰他對人道任務的貢獻。出身澳洲的梅鐸是當今開啟新媒體戰國時代的新英雄,儘管他已高齡近八十,但併購雄心有增無減,旗下新聞集團前年收購直播電視公司,版圖僅次時代華納衛星,電視帝國夢已圓,新媒體戰國時代也已由他揭開序幕後,一再刷創新記錄。
 
人人羡慕他的優勢

他的政治關係異常務實,喜好冒險,賭徒天份與生俱來;而且擁有永無止境的野心和旺盛的精力。巡視梅鐸的媒體版圖是這樣的:他的衛星電視節目在五大洲播放,除了英國和義大利外,都占有支配市場的地位,在亞洲和中東的收視尤其普遍。他出版一百七十五種報紙,包括紐約郵報和倫敦泰晤士報。在美國,他擁有二十一世紀福斯製片廠、福斯新聞網和三十五家電視台。總括來說,隨時有五分之一的美國家庭在觀看新聞公司製作或播放的節目。

靈活的外交手腕

梅鐸生於一九三一年的澳洲墨爾本,於一九五三年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在他大學畢業前夕,其父基司爵士因病過世,才二十歲的他毅然回國接掌父親留下的艾德萊《新聞報》,經過多年的慘澹經營,先後擁有雪梨《澳洲人報》、《每日電訊報》、《星期日電訊報》、《每日鏡報》以及墨爾本的《前鋒報》和《墨爾本前鋒晚報》等報紙。

一九六八年梅鐸進軍英國報業市場,買下《世界新聞》,一九七四年又在美國買下《紐約郵報》和《紐約雜誌》,並出版《村聲雜誌》。梅鐸在擴張其報業帝國中,最駭人聽聞的一項事蹟,就是在一九八一年趁著柴契爾夫人當政所引發的工潮危機時,購入英國的《泰晤士報》,並以極具爭議性的法律手段,開除報社許多員工,本身卻不必負擔資遣費用。
 
梅鐸媒體王國的成立與擴張,有大半都是靠著他靈活的外交手腕及驚人的金錢攻勢所達成的。過去英國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掌權之時,媒鐸旗下的報紙對柴契爾政府極盡吹捧,還因為「泰晤士報」經常批評她的政策,他竟然一氣之下開除了該報的總編輯。後來柴契爾下台,梅鐸更是付了三百萬美金的天價出版她的回憶錄,並由旗下的「哈潑柯林斯」出版社印行。

一流的生意頭腦

梅鐸擁有一流的生意頭腦。一九九五年,梅鐸在他家鄉澳洲的一份報紙頭版,刊載了一篇有關有線電視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澳洲人將有幸能夠觀賞到一個全世界最棒的有線付費頻道,其節目內容包括了運動節目、以及梅鐸佔有絕大多數股份的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所出品的電影,並聲稱這個有線頻道的出現,將為澳洲「跨入一個新的紀元」,但這篇文章卻刻意忽略了那些電影在澳洲許多免費頻道中,早已播出過數次了。

在另一份在墨爾本發行的報紙「哈洛太陽報」上,梅鐸利用電話熱線做了一項民意調查,要求所有扣應進來的讀者回答「你是否願意訂購這樣的付費有線電視?」,並對所有打來的電話收取費用。

凡是在他的「新聞集團」下的專欄文章,往往也都成為他展現個人意志與累積個人財富的途徑。例如他旗下報紙的財經評論,會出現鼓勵讀者購買「新聞集團」股票的言論,而雪梨「每日鏡報」的作家麥肯恩就曾大言不慚地告訴讀者:「相信梅鐸,他永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一回,麥肯恩還在一篇訪問梅鐸的文章上,盛讚梅鐸是「二十世紀最優異的白手起家人士」,並當場詢問自己的老闆:「你是否也認為自己是兩百年來最棒的澳洲人?」

意志堅定、作風保守

面對自己旗下記者的讚美,梅鐸倒是顯得頗為謙虛,他只是說:「喔,我從來不曾這麼想過。」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麼的討厭他。事實上,曾經與他共事的人覺得他是個照顧員工的老板。曾有人頗析梅鐸的個性,說他是個雄才大略型的人物,不拘泥於小節,不事必躬親,只從大處著眼,其餘的就會交給信任的屬下處理,不多過問。不過,當他的屬下自然也要有本事「善體上意」。

基本上,梅鐸是個意志堅定、作風保守的商人。這樣的全球媒體大亨,突破了國家界線以傳播資訊,似乎得以促成媒體全球化、公共領域全球化的境界。曾有評論家形容梅鐸是一個「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求自己只能贏、不能輸」的人。

為了能在美國經營電子媒體,梅鐸在一九八五年歸化為美國公民,綜觀梅鐸在傳播界的發跡史,出手闊綽,常能網羅許多名重一時的作家、記者與編輯為他效命是主因,加上梅鐸的商業頭腦高人一等,收購合併的經營手法更無人能及,因此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就建立起橫跨歐、亞、美洲的媒體帝國。
 
必須掌握科技革命

梅鐸強調,報業必須掌握科技革命帶來的許多新生事物,例如網際網路、MP3音樂播放器、手提電腦與手機,不然就被淘汰出局:「任何型式的社會或是公司行號,假如期望輝煌的過去能夠保護他們不致受到科技進步壓力的話,他們命運只有失敗並且被淘汰出局。」
  
梅鐸提起:「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我自己從事的行業大眾傳播業,以及地球上所有的其他行業。在大眾傳播業中,權力正從昔日掌握大權的編輯與主管的手中逐漸流失,就連大眾傳播業的老闆也面臨相同的命運。」他指出:「大眾傳播業如今面臨新一代的消費者:他們要求傳播業者把他們需要的內容,在他們需要的時間,以他們需要的方式傳送給他們。」他形容二十一世紀是「第二個新發現的偉大時代。」

梅鐸指出,如今傳統媒體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消費者的教育程度高於昔日,他們的要求愈來愈多、問題也愈來愈多。與此同時,傳統媒體還必須設法使他們的產品配合新時代的新科技。
  
「這些問題只有一個解決之道,就是使用我們的技術製造並傳送更有活力與更精彩的內容。報紙必須配合讀者的需要,並在多種不同的平台上自我表現,例如網站、音樂播放器、手機或是手提電腦。我認為傳統報紙當然還有很多年的壽命,可是我也認為,將來消費者取得資訊的方式不僅僅只靠油墨與紙張,因為這只是他們擁有的許多選項之一而已。」他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