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最大健診醫療投資機構「OrbiMed顧問公司」估計,二○○九到二○一五年,美國、歐洲、日本「十四大藥廠」將裁員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二十萬人。由於研發部門大幅縮小,全球大藥廠逐漸轉型成為配銷業。
英國人凱西二十八歲,從大學跳槽大藥廠,現在又回頭,在倫敦帝國學院實驗室工作。他不敢指望能再進製藥業當研究員,「藥廠研究員過去是一輩子的飯碗,現在三不五時重整」。研發人員曾是製藥業的生命線,但他們的工作再也不那麼穩固。
輝瑞和默克去年相繼購併對手後,已裁好幾千人。英國瑞典合資的阿斯特捷利康計畫二○一一年前關掉英格蘭中部多處實驗室,將有一千二百人失業,日本安斯泰來也宣布削減研發預算。
大藥廠重新考慮企業模式的原因,是大量專利將在未來五年到期。輝瑞年收入一百二十億美元的膽固醇藥膽固清,安斯泰來年入五十億美元的胃灼熱藥耐適恩,專利將結束,價格最多比它們便宜九成的學名藥將大量上市。
到二○一五年,逾一千四百億美元的藥品將受學名藥競爭,是製藥史上規模最大的「專利墜崖」,專利藥的暴利將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