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與老妻在街上與小女兒國小同學阿珍的媽媽相遇,聊起都已是社會新鮮人的女兒,才發現,孩子不僅在國、高中有一段情緒狂飆的叛逆期,連走入社會初期,也會有一段和父母處處違逆的時段。
阿珍的媽媽說,阿珍大學畢業後,執意要到外縣市就業,說這樣可獨立自主。考上南部某機構後,就在上班地點附近租房,媽媽勸她既然離工作地點近,走路或騎單車就好了,阿珍卻偏偏要買機車,說南部沒機車,等於沒腿一樣,害她常常為女兒擔心。
光這樣,阿珍還沒領到薪水,租房和機車、遷家費用,就已先向她「借」用十萬元了。之後她想去南部看看小珍,小珍卻板起臉,說她工作忙碌,沒空招呼她,能不來最好,要來,也得先預約時間。
周末,她勸小珍搭高鐵回台北,小珍又以高鐵票太貴為由,寧可搭客運車,晃三個半小時,回到家都半夜了。次日放假在家,睡到中午起床,也不太搭理老媽,東摸摸,西上網的,再加上出去訪友,星期天中午,就說要搭車回南部。阿珍的媽媽搖搖頭,這與國中時期的叛逆、頂嘴,同樣令她難過。
老妻笑著說:「我那女兒還不是一樣,到外縣市工作了,也不同意我們時常去看她;假日回到家,也難得講兩句話,只忙著上網或打電話給朋友,遠方的友人比較熟,家人反而生疏了;我有時勸她在外飲食要注意營養,還被她嫌囉唆呢!」
看來,這樣的後青春叛逆期子女不少,是不是要等他們結婚生子,叛逆期才會完全結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