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多病,飽受腸胃不適、全身莫名痠痛的折磨,中年以後,失眠、眩暈、心悸、乾眼症,又陸續纏上身,因此,別人觀望猶豫不決的退休,我像等待特赦的囚犯,巴不得一聲令下。
吃藥、做復健,各項功能依然急速退化,日常飲食清淡簡素,一把清瘦,膽固醇卻緊緊挽住天邊一朵雲花,捨不得飄降。
心裡早做好與病痛共存的準備,零件將就著用,只期望活著的時候,頭腦能清楚思考,四肢能自由移動。「把生命交給上帝,身體交給醫生,心情交給自己」,走一趟世間路,行囊裡,總要存放一點美好的回憶和幾本心愛的書籍吧。
衰老的軀體內,偏偏住了一顆奔放年輕的靈魂,不時用心、用眼睛和行動,觀察退休的人怎麼過生活。其實只要身體還允許,有意願,都能找到舞台繼續粉墨登場,追求夢想,生命愈晚愈美麗。
有人素顏、齋戒、禮佛,皈依淨土;有人染髮整容,追求時尚,展現風華;有人出國雲遊,樂不思蜀;有人宅在家含飴弄孫,足不出戶,動靜皆宜。有人拿起麥克風引吭高歌,自娛娛人;有人攤開卷軸,潑墨山水,暈染人生。
有每天枸杞、紅棗、人參不離口,或講究高纖、有機的養生達人;有徜徉山林吸取芬多精,健步登山的快走族;有練瑜伽、太極拳的溫和派。我看過七十三歲的師奶追星族,高舉著螢光棒,不錯過偶像歌手的每一場演唱會;八十二歲的電腦族,玩部落格、臉書,網友滿天飛,還有聽演講、音樂會,看舞台劇、開讀書會,參與藝術饗宴的高格調族群。
戲碼已近尾聲,有的人寫好遺囑,坦蕩交代身後事,從此五湖四海任我遊;有的人不知老之將至,身兼數職做義工,樂觀奉獻餘生。
退休後,健康會亮紅燈,也可能遇到人事挫折,忘了勇敢,感到沮喪;意外人生,要有「看得不看失」的智慧,泯得下千古恩怨。「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是花了幾十年時間才學到的一點從容,當然要妥善用來度己度人。
大多數人要到退休後,才真正省悟到離盡頭不遠,於是積極化心動為行動,哪個場景能找到感動,就深入追尋,這才認識自己,活出天地。
朋友,你在哪個舞台「晚」美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