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日文發音中,「紙張」跟「神明」的發音相同,但卻有不同的命運。住在日本神戶的藝術家本堀雄二發揮創意,把不要用的瓦楞紙箱,經過巧手,製作成一尊尊莊嚴又獨特的紙佛像,把紙箱回收利用,相當環保。
大學時學雕刻,又在美術學校執教鞭近三十年,本堀雄二對藝術有獨特想法,又遇上最近熱門的環保話題,讓他有拿紙箱做佛像的念頭。遠看是莊嚴的佛像,但仔細一看,佛像居然是鏤空的,而且用的素材是人家不要的紙箱,經過裁切、黏貼,完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本堀先生表示,將這些平常出現在身邊的材料,拿來使用、創作,做到回收、再生的感覺。
其實本堀先生從二十年前,就嘗試把廢棄物改頭換面,房屋拆除的樑柱、大量的碎木木材及神龕,紛紛搖身一變,成為嶄新的藝術創作;這回選用不要的紙箱當創作素材,本堀先生說,有被丟掉的「紙」,就有撿回來的「神」。雖然做環保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像這樣用完,就沒有用處的東西,卻可以經由新的使用方式,完成不一樣的作品。
他熱中拿紙箱創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紙箱側面的空洞。本堀老師指出,這讓佛像更加地具有穿透力,從正面看佛像,會有透明的感受,而如果是從背後打光的話,整尊佛像就像是會發光一般。他的創意不只如此,在佛像中間,還特別鑲嵌了另一座一模一樣的迷你佛像。目前他正在加緊製作更多紙箱佛像,計畫本月舉行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