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國務院公布「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台灣評等由第二級進步到第一級,被列為充分配合防止人口販賣。反人口販運聯盟昨天公布民間團體對台灣政府部會人口販運工作評等,其中移民署評比居首,並獲最佳進步獎;司法院三項評比都敬陪末座。
婦女救援基金會、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等多個民間團體所組成的「反人口販運聯盟」,比照美國國務院報告方式,以親身經驗,對政府部會進行人口販運工作評等。聯盟表示,雖然整體而言政府表現已有進步,但沒有任何一個部會達到民間團體評比的第一級,仍有不少地方需要加強。
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本年度表現最好的是內政部移民署,評比不但是各機關單位之首,與去年的表現相比,也是反人口販運聯盟共認「最佳進步獎」。
主管勞工事務的勞委會,聯盟批評常不能將心比心,在保護被害人部分,被評比為第三級,遭頒發「原地踏步獎」。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李麗華表示,勞委會在相關通報程序上,都有推卸責任的問題。
在司法院部分,各項評比都被聯盟列入第三級(最差),主要是因為人口販運相關案件的司法程序冗長緩慢,法院審理過程中,也常出現法官對人口販運議題理解不足、對被害人態度不佳或不經意間洩露被害人個資等情形;因此聯盟頒給司法院「象牙塔獎」,期待司法院早日提出改進方向。
對於民間團體的批評,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她曾兩度與負責評比人口販運的美國國務院官員懇切溝通,並帶美方人員來台訪視,美方對台灣人權情況的了解已大為改觀;勞委會了解民間團體訴求,可以改善的部分會盡力改善。
司法院刑事廳法官朱瑞娟則表示,司法程序冗長應是個案,多數案件通常在三個月內就結案,但少數案件因案情複雜,證人、被告人數眾多,需要較長時間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