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吃粽子是中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古往今來,粽子與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形成了別有情趣的粽文化,其中粽子謎語就是一項,食粽之時,猜猜謎語,風趣詼諧,別有情趣:
「三角西楞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這是白描法,把粽子的形狀內容物非常鮮明的描繪出。
「我在深山坳裡拗,相公請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討把米,娘子反手縛我腰。」則是用擬人之法模仿第一人稱口氣的;另外,「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煎熬。」「四角尖尖草縛腰,滾燙鍋中走一遭;若是遇著鍾馗爺,渾身剝得赤條條」等,這些謎面的謎底皆為悲慘遭遇的「粽子」,如此形容頗為有趣,很耐人尋味。
另有故事型的,如:「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今晚投河吊頸死,明朝解去入衙(牙)門。」這則謎語採用了擬人、比喻、諧音手法,把粽葉擬成竹葉郎,將粽米比擬成珍珠玉女,把下鍋戲喻成投河自殺,把繩線捆紮曲解為吊頸,又將「衙門」諧音成「牙門」,整個謎面自成一體,像個小故事,編排了一齣千金女愛富棄貧,最終被譴責嘲弄的諷刺喜劇。
粽子謎語,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比如,苗族中就傳著這樣一條:「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飽飯,拿棵草草拴住我。」這則和前面說到的「我在深山坳裡坳」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形象又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