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吳老師,你好!結婚八年來,我和婆婆的關係不是很好,婆婆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她的確對這個家有很多貢獻,但是也為我帶來了很多的情緒。
對孩子,我希望實行「愛的教育」,不要動輒打罵,可是婆婆總是說:「孩子不打哪裡可以?」
我、老公和孩子,每逢周末都會外出或旅行,想帶婆婆一起去,她總是說:「這麼熱,出來做什麼?沒來過這些地方啊?看光碟就可以了。」
我受不了婆婆的囉嗦,受不了她的歪理,受不了她的教育理念,受不了她的干涉,結果我得了強迫症。
從前年十二月,因為孩子大了,我和老公可以輪流照顧,婆婆回去照顧家公(他有糖尿病又亂吃東西),我的強迫症自然而然好了很多,可是我還是時常想起婆婆那句話:「孩子不打哪裡可以?」而且會很生氣,接著就發瘋似地打罵我的孩子,結果傷了孩子的心,也影響到我和孩子的感情。
1.老師,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那句已在我心裡扎根的話(「孩子不打哪裡可以?」),我應該怎樣安撫我自己的情緒?
2.每當想到以前的事,我就會很恨婆婆,我應該要怎樣做,才能放下對婆婆的恨?
婆的媳婦
A:看到妳的署名,簡直把我嚇壞了。為什麼一個傷妳這麼深的人,最後妳還是成為「婆的媳婦」?不但自己的名字消失了,連自己的身體也被「強迫症」所捆綁。
首先,以妳為借鏡,如果還有任何類似妳這樣處境的老婆,所有的老公必須在第一時間,把老婆和媽媽隔開。
沒有人說親情和愛情一定要擠在同一個屋簷下互相折磨,也沒有人說為了照顧小孩,弄壞了婆媳關係,又犧牲了老婆的健康是值得的。
曾經有位媳婦,因為婆婆偏心小叔的太太,結果心情鬱悶得了憂鬱症,後來她先生發現事態嚴重,立刻請教醫生,又閱讀了許多治療憂鬱症的相關資訊,也請家人閱讀(包括丈夫的爸媽、弟弟、弟媳),同時要求三年內太太暫時不見婆婆。
太太得到妥善的醫療照顧,也隔除了壓力源,果然逐漸康復。在演說會場,那位媳婦笑得好開心地對我說:「吳老師,我現在雖然還要服一點藥,但是已經找回快樂了,先生終於知道我不是無理取鬧。」
這樣妳就知道———男人在婆媳關係中有多麼重要了吧!
今後若還有類似妳家情形的家庭,我建議,寧可花錢請人幫忙照顧小朋友,千萬不要讓老婆生病了。
話說回來,回覆如下:
一、有關妳已得了強迫症的情形,請一定按照醫師指示服藥,因為從生理上的照顧,藥物劑量控制得宜,加上飲食、運動,作息、娛樂都平衡,腦中負面的、執著的念頭就會舒緩許多。
另外,若要中止「孩子不打哪裡可以?」這句話的干擾,妳可練習去聆聽孩子的心聲,看他們噙著淚水、欲言又止的模樣,妳出手的速度就會慢下來了。
二、「恨」這種負面的情緒,不是一朝一夕累積而出的,我建議妳,除了向先生尋求支持的力量,也可以向家庭外的好朋友、成長團體、社會福利機構等找到成長的力量,當正面的、快樂的、積極的訊息進入多了,慢慢地,那種不愉快、仇恨的情緒就會被「擠」出去了。
試試看,很多媳婦都是這樣走進海闊天空的世界哦,祝福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