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韓地方選舉昨天投票,這次地方選舉被視為現任總統李明博的期中考,以及二○一二年國會和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其中舉足輕重的影響關鍵,則是天安艦沉艦事件,以及選民認為李明博的回應和處置是否得當。
南韓有三千萬合格選民,他們將從九千九百名候選人中選出近四千個代表,包括縣長、市長、議員和教育廳長。昨天上午六時在全境一萬三千三百八十八處投票所開始投票,下午六點結束。
選情觀察家認為,天安艦事件對李明博是不小的利多,引發保守選民眾志成城;且李明博在事件過程中自始至終掌握其關鍵議題的價值,採取不妥協中不失彈性的立場,選民可能會欣賞,也拉回他不得人望的支持度。
反對黨指責李明博用天安艦操縱選情,認為應該選後才公布沉艦調查報告。選前民調結果,關鍵戰區,包括京畿道的首長(道知事)和主要港市仁川,執政黨「大國家黨」(GNO)的候選人領先對手兩位數。《東亞日報》最新選前民調預測,總共十六個道知事與市長裡,大國家黨可拿九席。
以企業CEO模型治國的李明博,二○○八年初上任後,採取對企業友善的路線;二○○八年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他支持率下挫,接著他擱置將大多數政府部門遷往首爾一小時車程外的行政中心,遭受黨內外抨擊。選前,大國家黨情況並不順遂。但南北情勢緊張升高,其他一切變成次要考慮,民情可能趨向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