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自由之聲新聞 兒童專屬

 |2010.06.02
76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許多家長不准孩子看電視新聞,認為其中充斥太多暴力。那孩子們該如何獲得資訊呢?現在,在緬甸、尚比亞、蘇利南、南非、秘魯、印尼、荷蘭加勒比、莫三比克的孩子們,有機會收看專門為他們製作的電視新聞和雜誌,讓他們有表達意見和了解時事的專屬空間。

「全球之聲」報導,這些新聞節目的頭兩年都由荷蘭的自由之聲(Freevoice)整理和協助,節目在各國的國家電視網播映,許多計畫轉至網路上進行,網路是個良好管道,可以得到孩子的回應,提出建議的主題和新聞。

在祕魯,有NAPATV,NAPA是西班牙文的一個縮略語,意指成人不宜(No Apto para Adultos)。透過該網站,年輕人可以觀看影片、發表評論、參與線上意見調查。NAPATV也有Facebook、推特和Youtube帳號。在這每天三十分鐘的節目中,孩子們問總統問題,告訴世界他們長大後想做什麼,討論時事,在攝影機鏡頭前告訴大家討厭的事。例如:十五歲的凱文告訴NAPA,他不喜歡社區警衛禁止他和朋友在街上玩滑板,理由是這樣會「破壞路面和傷害植物」。

加勒比兒童網在網站提供了同時有英文和帕皮阿門托語字幕檔的新聞影片。最新一集,他們關注抗議在阿魯巴興建旅館的事件,討論了仿冒品觸法的原因和識別方法,還有其他如綠色能源和音樂等主題 。

緬甸的情況則稍微有點不同。在緬甸,YouthVoices讓孩子有機會得到恰當的新聞。freevoice解釋:緬甸沒有新聞自由,軍政府常會拘禁批評者,國家電視台的新聞也只提供將軍正面的消息。為了給孩子們製作不受限制的真實新聞,DVB團隊在泰國工作,透過祕密管道得到緬甸的照片。

  為了保護記者和受訪的孩子,孩子們在攝影機前戴著動物面具,如此他們才能給予真實的意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