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糖尿病患如果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過高,容易引起反覆性昏厥,三軍總醫院最近就接到一案例,病患經檢查發現是糖尿病導致神經病變,影響交感神經調節,才會常出現姿態性低血壓而導致昏迷。醫師提醒患者,一定要控制血糖,以免引發無可回復的併發症。
三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俊安指出,一名五十歲的王姓病患因常在外面跑業務,交際應酬多,罹患糖尿病十五年來均按時服藥,近半年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卻偏高,顯示病情未獲得良好控制,導致手腳常麻木疼痛。雖使用胰島素注射,血糖控制還算穩定,但還是經常昏倒。
檢查發現,是因為先前糖尿病控制不好,併發神經病變,即使血糖控制後,神經病變問題也無法回復,因此,只要久站或突然變換姿勢,就會出現姿態性低血壓而頭暈、昏倒。
經神經傳導檢查,確認出現多發性神經病變,藥物改善有限,才經常全身疲倦,站立或走一段路後就覺得頭暈無力。近三個月他就暈倒十幾次,已嚴重影響工作,所幸經施以升壓劑治療,血壓維持正常。
陳俊安解釋,糖尿病患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功能較差,血壓調控機能不如常人,久站或姿勢改變後,就可能出現姿態性低血壓而導致昏迷。這種昏迷平躺幾分鐘後會醒過來,對健康影響不大,但由於來得突然,一旦無預警倒下,頭部直接撞到桌角或地面硬物,恐引起更大傷害。
糖尿病引起的昏厥,大都是腦血流循環不良造成,脫水或交感神經失常是最常見原因。陳俊安提醒,有過這種毛病的糖尿病患,每天最好喝水超過兩千五百西西以上,並增加適當鹽分攝取量以增加血量。若不怕麻煩,不妨穿上彈性襪或多從事有氧運動,增加血液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