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國內首創「稻米交易中心」北中南東各區交易中心六月底陸續展開營運,透過各地特色米掛牌交易方式,落實國產稻米以「產地結合品種及品質」形成品牌。
農委會主委蘇嘉全昨日表示,農民和糧商結合,以產地結合品種、品質,建立品牌;例如台東的池上米、花蓮的富麗米等。為有效提升這些品牌米的內外銷競爭力,同時也提供各地糧食業者、餐飲業、流通業及食品加工業等暢通的管道,讓業者更能容易購得來源明確且優質安全的國產良質米。農糧署決定在台灣北、中、南、東各成立一處稻米交易中心,以擴大高品質稻米的消費規模。
四區稻米交易中心,南區(台南市)二十二日開始營運,東區(花蓮市)則將在七月六日營運;另外,北區(桃園市)及中區(員林鎮)則規畫於十一月下旬提供服務,預定每二周撮合交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