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誕嘉年華 十萬人誓行三好

趙世明、莫淑宜、吳志榮、緋緋 |2010.05.25
126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趙世明、莫淑宜、吳志榮、緋緋香港報導】四月初八佛誕節,是佛教徒每年的盛事,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及香港佛光道場特地在二十一、二十二日一連兩天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辦「二○一○威德福海佛誕嘉年華」活動,近十萬人參與。

首日上午浴佛典禮,禮請佛光山宗委慧昭法師、香港大學校外進修院院長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李焯芬主禮。典禮由百人組成莊嚴悅目之獻供隊伍,在悠揚悅耳的梵音中,於佛前獻上香花妙果,祈求佛力福澤社會,消弭災難。

香港佛光道場舉行威德福海佛誕嘉年華活動,邀請長青藝人胡楓(左起)、名DJ蘭茜、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鄺羅淑兒、電視台監製梅小青、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資深電視人張國強、香港佛光道場住持滿蓮法師等多位專家,從多角度去探討環保的問題及如何落實於生活中。人間社記者吳志榮攝

學習佛陀覺行圓滿

慧昭法師開示勉勵與會大眾,學佛是在學習佛陀的慈悲—慈心悲願,「佛陀是一個覺悟的人,他具足大圓滿覺、無上正等正覺、究竟覺,我們要學習佛陀成為一個覺行圓滿的人。」

他進一步說明,何謂念佛?念字拆開是「今心」,意為當下都在覺悟當中。「要過自在的人生,就是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做,要放下的事情就要放下,不要執著。」他指出,我們如此明白宇宙的真理實相「緣起性空」,就是一個有所覺悟的人。

大會採用環保材料

李焯芬教授致詞指出,繼工業文明之後,因人類對能源過度開採,造成地球環境嚴重破壞,現今進入反思期,應提倡環保。而佛教更重視和諧,人和社會、自然界的和諧,尤其,「我們參加佛誕浴佛活動,藉此洗滌心靈,這是心靈環保。星雲大師常常提醒我們要環保、珍惜地球資源,此次佛誕嘉年華所用的都是環保材料,例如場刊就是用環保紙印刷,就是在力行環保。」

為響應環保,此次佛誕嘉年華特別安排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長陳漢斌,帶領二十九位分會長及現場民眾一同宣讀「全民三好宣誓詞」,期許在日常生活上推廣「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必能為社會帶來和諧,這更是心靈環保。

專家暢談環保理念

首日的清談節目,邀請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鄺羅淑兒醫生、電視台監製梅小青、長青藝人胡楓、香港佛光道場住持滿蓮法師等專家,從多角度探討環保的問題及如何落實於生活中,加上張國強及蘭茜兩位主持,陣容堅強。

劉祉鋒表示,環保其實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環保就是令地球萬物能和諧共處,若能減低對物質的追求,可幫助減低對地球及社會的負面影響。」梅小青也說:「人本來所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反而很多,故我認為心靈環保很重要。」鄺羅淑兒則以心理學角度分析環保,她表示環境保護與心理絕對有關係,所以應先從減少心靈汙染做起。胡楓提出的環保理念很直接簡單│節約用水及用電,「雖然聽來很容易做,但卻不是很多人能做到。」 

身體力行由我做起 

滿蓮法師亦分享出家人簡樸、知足的生活,衣服不會過多,用水不會過量,吃飯時存有感恩惜福的心,他呼籲大眾,要有淨化的心靈,才能共創人間淨土。諸位專家於會中鼓勵大家:「環境保護,身體力行,由我做起」。

為讓市民及信眾都能體驗豐富多元的佛教活動,嘉年華會還設有人間佛教生活廊、素食、遊戲、義賣攤位及表演節目等活動。而浴佛池旁也設有叩鐘、許願池,讓大眾沐浴慈悲法水之中,齊修福慧,廣結善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