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k oil 石油峰值論
最近一份報告透露,2012年可能不是世界末日,但或將成為「石油末日」的開始。這份報告名為〈聯合作戰環境2010〉(Joint Operating Environment),是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US Joint Forces Command)撰寫的。美國軍方與「石油峰值論」(Peak oil)結合,不能不令人關注。
報告援引司令部指揮官馬提斯(James Mattis)的話:「2012年石油產能過剩局面將結束,石油將供不應求;2015年石油產量將下降,油價將重新站回100美元以上;2030年石油需求每天將達1.18億桶,而發現新石油資源不容樂觀,每天缺口將達1800萬桶。」
報告並認為,「石油峰值」將給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帶來重大影響。經濟上,石油供需失衡將帶來「新的大蕭條」(New Great Depression)。政治上,經濟減速可能使問題更嚴重,使「脆弱國家」崩潰,也對中、印等新興能源消費大國造成衝擊。軍事上,各國能源之爭可能升高,「未來衝突的結果將十分可怕,如果能源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各國將有必要對能源開採設施進行軍事保護」。
Mozart effect 莫札特效應
法新社報導,莫札特故鄉奧地利的學者發表新研究指出,聽這位音樂神童的作品不會讓人變聰明。這項研究結果與1993年提出「莫札特效應」(Mozart effect)一詞的報告截然不同。1993年,加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聆聽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的青少年,推理測驗成績優於聆聽其他音樂或在靜音下考試的對照組。
該研究刊於《自然》(Nature)期刊後引起廣大迴響,全美各地育嬰室紛紛播放莫札特古典音樂,喬治亞州甚至免費發放古典音樂CD給新手媽媽。
但維也納大學心理系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彙編1993年以來試圖重現莫札特效應的多項研究,分析全球共約3000個個案後,未能找到支持「莫札特效應」的確切證據。主持這項研究的皮耶希尼(Jakob Pietschnig)表示,原始研究只包括36名個案,採樣不足。
而且原始報告一次性地分析空間推理能力而非智商,有「出版偏誤」(publication bias)問題,也就是科學期刊較偏好「正面」的研究結論,較不願刊出負面或沒有定論的研究。洪蘭教授也曾撰文批評「莫札特效應」,認為與其靠音樂提升智力,不如好好打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