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年南非世界盃共十個比賽場館,從奈斯普魯特(Nelspruit)農業中心的六百五十七公尺,到約翰尼斯堡場館海拔超過一千六百零九公尺,就有七個不同的海拔高度。
如同踢球風格各具特色,二○一○年南非世界盃三十二支球隊,適應環境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隊在海拔三十公尺的普林斯頓大學出操;英國隊前往奧地利海拔七百三十二公尺的營地練球;義大利隊選擇到海拔將近一千八百二十九公尺的滑雪勝地塞斯特利爾(Sestriere)集訓;法國隊十九日抵達阿爾卑斯山提涅冰河,若天候許可,將攀登冰河訓練體能(上圖/法新社)
;南韓隊和日本隊,則考慮祭出帳篷和口罩,模擬高海拔情況。
報導說,迄至目前,很少有研究是為足球隊在不同海拔地區比賽做準備,因為海拔的影響是因人而異。
「國際足球總會」(FIFA)首席醫療官德弗拉克(Jiri Dvorak)二月間曾表示,海拔對「球員的健康和表現不會有顯著影響」。
但各國球隊明顯認為高度會有影響,就連國際足總官方許可的世界盃影片也將高度列為考量,只是專家表示,這些準備並不科學。
專家說,不管怎樣,多數球隊都不會達到最佳適應狀況,不如嘗試在精準技巧和體能訓練中取得平衡,建立隊伍默契,在自家舉行暖身賽,以及在南非沿岸的開普敦、德班與伊麗莎白港以外的比賽場館,設法及早適應當地的稀薄空氣。
澳洲、阿根廷和巴西隊似乎就打算依賴人體對高度的自然調節能力,在開賽三周前先抵達南非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