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菜價大漲,素食主義者難為,茹素的北京劉姓公務員說現在不得不開始吃肉了,「沒辦法,如果天天吃青菜,工資肯定不夠花。」
《南方日報》報導,不只北京的菜價高,廣州市越秀、天河等多家肉菜市場本地葉菜價格也少有低於一斤人民幣三元,比去年幾乎貴一元左右;廣東的大米價格普遍漲價二到三成,雜糧中的綠豆、黑豆漲幅更驚人,從一斤四元漲至十二元。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四月鮮菜價格上漲百分之二十四點九,鮮果上漲百分之十六點四;居民消費價格上升百分之二點八,主要是受部分農副產品、旅遊和居住類價格上漲影響。
菜價的上漲在很多消費者看來,應該是通貨膨脹的先兆,而長期的負利率更加劇民眾對通膨預期的恐慌。
署名葉楚華的文章指出,菜價暴漲將是長期趨勢。文章分析說,菜價上漲不外乎兩類原因,一是長期原因,二是偶然性原因。長期原因為工業化和城市化,偶然性原因則包括各種突發天災人禍。但是,無論有沒有天災人禍,中國大陸的菜價上漲將是長期趨勢,因為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是長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