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琉璃,楊惠珊的「琉璃工坊」與王俠軍的「琉園」是兩大天王,如今,第三個競爭者「琉金穗月」誕生,它耕耘三年,團隊從開創的三個人到如今的三十人,陳志宏覺得自己已準備好了,投資八百萬裝潢旗鑑店,象徵他放手一搏的決心。
六月,「琉金穗月」的北投旗鑑店開幕,為台灣的琉璃產業投下一顆爆發力十足的巨彈。去「琉金穗月」至少五回,陳政宏永遠穿著一件桔紅POLO衫,這是公司的工作服,身為老板的他和員工穿得一樣,心也在一起。
「琉金穗月」的「穗」字,是取名中最耐人尋味的部分,「紅底、金字象徵大喜而穗正表示著豐收、圓滿及應該有的自持與謙虛;如同稻穗般時時刻刻謙遜的承接所有的挑戰,半月的古體字則展現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個收藏珍寶的角落,也期待這種千古工藝的新生,能讓所有的人感受到它獨特的氣質。」陳政宏認為,如果說玻璃是一種材質,那琉璃就是一種思想創意。
陳政宏曾在楊惠珊的「琉璃工坊」擔任設計、研發、製作、電子商務、行銷專案……等相關經理職,資歷完整,該學的都學會了,該做的,也都做到了。以「品味生活、典藏琉璃,讓琉璃藝術生活化」為其品牌精神及永續經營理念的「琉金穗月」,堅持琉璃不只是「可觀賞的」,更應該是「可使用的」;它不只是「食器、飾品」、更可以是「家飾、建材」。讓琉璃走入日常生活、讓生活更琉璃,用琉璃的美麗來提升生活上的雅興與品味,更可將原本用來典藏的價值提升到更大而普遍的功能性。
稱自己為「學師仔」的陳政宏說,琉璃不只是琉璃,而是夢想的開啟。他曾拜師雕塑名家侯金水,學習雕塑,在琉璃生產、創作過程中,他一向有相當的堅持,開創「琉璃藝術生活化理念」,發展生活琉璃系列作品。例如︰墜飾、餐杯組、家飾…及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琉璃建材應用、設計施工發展…等。他目前將琉璃的愛區分成兩塊︰一、創意建材。二、系列商品。創意建材的具體案例可從琉璃彩磚、琉璃門飾當中看出端倪。而在系列商品中開放加盟,讓琉璃可以更貼近熱愛藝術的夥伴周遭。
「不預設立場它將會如何演化,只是清楚看見當下、虛心計畫未來。」他深信深度投入,將會清楚看見這個市場清晰的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