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未想過我會變得富有,這根本不是我的夢想,而常常激勵著我向上的是一種創造與眾不同的願望。」這是在「富比士」最新的富翁排名中,已蟬聯了十一年首富的比爾蓋茲的肺腑之言。
自信深埋血液裡
一九五五年,比爾蓋茲和創辦蘋果的賈伯斯同年出生。自信深深埋在他的血液裡,他曾說:「即使把我一個子兒也不剩地扔在沙漠中,但只要有一支商隊路過,我又會成為億萬富翁。」
成為首富之後,「為富不仁」這四個字絕對套不到他身上,這位全球出手最大方慈善家,曾提供七億五千萬美元贊助一項世界性嬰兒預防注射計畫,蓋茲基金會也撥款四億五千萬美元資助全世界最有創意的科學家解決人類健康面臨的十四個大問題。
由比爾的父親威廉主持的蓋茲基金會列舉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縮小存在於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人民生活方式之間「過度的懸殊」。蓋茲夫婦在二○○○年合併兩家人慈善信託基金成立的蓋茲基金會,目前握有高達兩百七十億美元的資產,宗旨在致力縮小全球健康與學習差距。二○○三年捐款一億六千八百萬美元資助有關瘧疾的研究,也提供六千萬美元資助研究減少開發中國家婦女感染愛滋病毒(HIV)的風險,二○○四年二月,又提供八千三百萬美元協助對抗肺結核。
蓋茲基金會全球衛生計畫執行長克勞斯納說,由於肺結核正衍生出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菌株,「世界迫切需要預防肺結核的一種有效疫苗。經由加速研究與發展,一種新疫苗可以永遠改變肺結核再度流行的趨勢,並且每年挽救幾百萬人的生命」。
二○○四年七月,微軟公司決定將七百五十億美元現金發還股東,身為公司創辦人兼最大持股人的蓋茲當即表示他有意把自己可分得的大約三十億美元捐給他設立的慈善基金會。
獨具慧眼的商業天賦
回顧微軟當年奇蹟似的創業史,蓋茲並沒有發明任何個人電腦產業裡的任何一樣關鍵產品,微軟賴以起家的BASIC程式語言,其實是比蓋茲更早十年的兩位達特茅斯大學教授先寫出來的;Word的前輩是WordPerfect、Excel的先行者是Lotus、WinCE之前有PalmPilot、Explorer之前是網景的Navigator、在Windows之前的是蘋果的Macintosh;即便開個人電腦操作系統之先的DOS(Disk Operating System),也是蓋茲在另一個程式設計師Tim Peterson的QDOS上改寫出來的。
微軟之所以能夠在個人電腦產業裡獨享一半的利潤,靠的不是技術創新,而是蓋茲獨具慧眼的商業天賦:他在IBM僅做獨家生意的錯誤堅持下,大開授權的方便之門,卻也藉此壟斷了軟體作業平台,當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六的個人電腦都靠Windows來開機,這產業就不得不遷就微軟所訂下的各種標準,而且愈來愈難以自拔。
一九七五年,二十歲不到的比爾蓋茲就讀美國是八年級的時候,因為學校開始教學電腦而第一次接觸到它,也從那個時候起他就迷上了電腦,並且和朋友兩個人沉浸在程式設計的世界裡。在他念國中和高中的時候,由於世界上仍沒有個人電腦,因此他們想盡辦法去免費使用昂貴的大電腦時間。
念哈佛大學的時候,第一套個人用的電腦被製造出來,他利用這套電腦寫出了個人電腦上的第一個培基語言,促使了個人電腦更快地普及到一般的使用者。接下來他不斷研究開發更新更好用的軟體,使得電腦的操作環境更加便利,他所創立的微軟公司也隨著變成全世界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軟體公司,因此曾有著名雜誌把他和軟體的關係比喻做愛迪生和電燈泡一樣,可見他的成就是多麼地令人推崇!
經營管理的天才
比爾蓋茲也看準,決策猶如舵手手中的令旗,一個平庸的決策,會導致企業失去市場先機;一個錯誤的決策,將會給一個企業帶進萬劫不復的境地;而一個高明的決策,如同黑夜的一盞明燈,會給企業帶來光明的前程。比爾蓋茲之所以能夠在「殺機四伏」的商場開創自己的霸業,就是因為他打造了一支強大的團隊,作為自己堅強而有力的後盾,才使得他聲威大張,名噪世界。
「沒有翻不過去的山,沒有渡不過去的河。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你付出努力,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比爾蓋茲強調,有什麼樣的行動,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但如果你只是怨天尤人,而不付諸行動,那麼什麼樣的結果也不會有。
每一次行動,都以「穩、準、狠」而令對手們驚恐萬分。正是他這種賦予激情的行動,在一次次與對手的對決中,所向披靡,使他成為了「富可敵國」的軟體「帝王」。他認為,在實現目標前,首先應該掌握與之相關的最大信息量。天下沒有真正的天才,所謂的天才不過是在大量的資訊,挑揀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那一部分,並挖掘它最大的價值,來實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
「所有巨大的成功,都絕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的結果,而是幾十人、上百人,甚至數以千萬計的人來共同推進的。誰不能認識到團隊的巨大力量,誰就不可能成功。」他強調,無論你有什麼樣的追求,什麼樣的遠大目標,只有付出最富有熱忱的行動,並把這一行動堅持到底,你才能把成功的王冠戴在自己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