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關鍵,其實是你怎樣看待人生。──黃莉
本是婦科醫生的黃莉,在四川大地震中失去3肢和所有家財,被送到廣州接受治療。因為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援助,萌生回報社會的念頭,當上生命熱線義工,幫一些因工作不順或感情問題而有輕生念頭的健全人士,以自己的不幸阻止更多不幸發生。
重要的不是過去的黑暗,而是在前方向我們招手的光明。──安德森
愛爾蘭民族主義大師班納迪克‧安德森應邀訪台。他表示,「國家(nation)是關於未來,而不是過去!」並認為關於二二八、民國建國百年的紀念活動,台灣應檢討官方是否「做太多」,「記憶若要好好保存,就不要太常提起!」
奉獻就是台灣精神,希望這種能量,有天能在世界各地傳揚。──蘇進雄
蘇進雄在15歲那年爬上五股鄉觀音山,口乾舌燥抵達硬漢嶺時,陌生山友張富吉先生請他喝一杯水,讓他領悟到無私奉獻的可貴,從此發願揹水助人,在假日默默揹沉重的飲用水到山頂奉茶,並感召一群同好加入揹水隊,迄今已邁入第20年。
能把造型平凡無味的人變得好看,就是剪髮的有趣之處。──李岳安
就讀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李岳安,大二時偶然幫室友剪髮,誤打誤撞成為校園的剪髮達人。由於免費又剪得有型,學校同學、外籍生,甚至老師都找他處理頭髮,有時還得提早預約。有次公園裡擺攤,吸引不少附近的菲律賓人來光顧,並問他「下星期會不會再去?」讓他十分得意。
透過刊物,找到了另一種成就感,也看見了遊民的另一個世界!──楊運生
被台北萬華一帶遊民稱呼「楊老大」的楊運生,在擔任萬華社服中心約聘社工員時,找了遊民朋友創立了全台第一份,也是當時唯一的遊民刊物《台北平安報》,「把過去被認為的藏汙納垢變成了臥虎藏龍」,並挖掘許多不為人知的「犀利哥」或「犀利姊」故事,顛覆外界對遊民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