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據統計,台灣身心障礙者齲齒率高達九成一,由於身障者易有情緒障礙,導致就醫困難,不少身障孩童蛀牙率高。智障者家長總會呼籲,孩子一年至少檢查二次牙齒。
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孫一信指出,身障者潔牙習慣通常不佳,加上就醫常出現情緒障礙,無法安穩拔牙、填牙或根管治療。因此,在有不愉快的經驗下,許多家長帶孩子就醫的意願就不高,導致牙齒問題愈趨惡化。
根據國內牙醫師統計,一般民眾齲齒率約為六成九,但身心障礙者卻高達九成一;一般民眾填補率為七成四,身心障礙者則僅有三成一,在牙齒保健方面,身心障礙者明顯不足。
其中,身心障礙者年紀愈大,齲齒經驗指數愈高;四十五歲以上者,平均有高達十七點六八顆蛀牙,但填補僅一點五顆,且身心障礙程度愈重,蛀牙愈嚴重。
智障者家長總會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鼓勵家長帶身障兒看牙,會中三十歲的智能障礙者玲玲(化名)也示範相關潔牙技巧。
孫一信表示,部分家長在替孩童刷牙時,常會因刷到流血而害怕,卻不知這其實是正常現象,他建議,家長應以去敏感法取得小孩對刷牙的信任。
另外,牙刷的選擇也要以小頭、軟毛為主,且餐後務必潔牙,再搭配固定每半年看一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