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禪定時,各種惡業發相,除了慳吝、破戒、淫慾外,尚有盜罪、妄語、飲酒等發相。
四、盜罪發相
若看見前生偷盜的地方,東西的主人來瞋罵,並搶回所偷盜的物品;或見到喜歡偷竊的人來勸說偷盜之事,這都是偷盜的果報發相。發相的內容,或先、或後、或是同時發、或是發時不定,乃因各人修持有別,其意義可以推知。
五、妄語發相
若是看見父母、師長、出家人以及外人,因瞋恨而互相諍論計較,用種種技倆,誹謗自己;或看見許多饒舌的人來,即是口業四種過患(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的果報發相。發相的內容,先後次序等,如上所說。
六、飲酒發相
看見醉酒的人,杯盤狼藉、穢物滿地,又睡臥其中;或看見自己身體昏沉沉的,坐立搖擺不定,這都是飲酒果報發相。發相的內容,先後次序等,如上所說。以上所說,都是因破戒所感六種蔽害的果報發相。
料簡─障礙相
修持禪定時,有以上所說的善惡發相,是障道因緣呢?或者不會障礙修道?這其中,有四種不同情況:
1.非障而障
假使修禪定時,先發善根發相,而於當下產生歡喜,並生起愛著傲慢的心而輕視他人;因為依仗這種證相,成為貢高我慢的根本,漸漸愛染名利,因此過患不斷輾轉而生;因此退失修道的心,進而捨戒還俗,無惡不作。這豈不是因最初的善根發相,所引起的障道之惡嗎?
2.障而非障
假使修禪定時,先發惡根發相,心生慚愧、恐怖、害怕,勤修各種懺法,以斷除這些相續不斷生起的惡念,永遠不再造惡業;並且勤修一切善,乃至廣作佛事。這豈不是因惡根發相,而去除障道之惡嗎?
善根發相或惡根發相,都成為障道因緣,或不會影響修持禪定;依上述所說的情況,就可以了知。
約事生滅判別
以上的情形,若從生起與滅去的角度分析:所謂「非障而障」的情況,這是表示「善相將消失而惡相將顯現」,這種善根發相滅時,同時惡相即會產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