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海上鑽油平台爆炸造成的漏油,一天內就擴大三倍,面積已超過台灣兩成七。專家指出,這項發展顯示原油外洩的速度加快。偏偏強風巨浪讓飛機和船隻難以接近事故地點,使得阻止浮油威脅海岸的工作困難重重。
外界批評聯邦政府應變太慢,擔心此一意外成為自己任內的「卡翠納風災」的歐巴馬總統,二日將親赴這個地區勘災。
邁阿密大學先進遙測專家葛瑞柏指出,衛星照片顯示,油汙面積一天內從三千平方公里,擴增至九千九百平方公里。但他指出,由於衛星照片無法顯示油汙深度,所以確實的漏油量難以估計。
另有專家估計,每天的漏油量可能高達二點五萬桶,遠高於英國石油公司(BP)和美國海岸防衛隊估計的五千桶。
路易斯安納州沿海溼地已出現油漬,繼路州之後,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相繼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這數州數百公里長的海岸備受威脅,美國超過四成的濕地分布這一帶,如果墨西哥灣洋流把油汙帶到佛州海灘,不僅是環境浩劫、也是經濟浩劫。
阿拉巴馬州當地媒體報導,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的機密報告顯示,爆炸沉沒的鑽油平台又發現兩個漏油點,海岸防衛隊擔心這座平台可能成為「石油噴泉」。
自上月二十日發生爆炸發迄今,救災工作還停在準備階段,尚未付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