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的絢爛舞台上,「跳舞」的「小球矩陣」、能夠從「花朵」變幻成「地球」造型的機械裝置、可讓七十多人集體升空的吊鋼絲特技,不僅讓人眼花撩亂,更讓人驚奇。在這些精彩表演的背後,到底蘊藏著哪些高科技元素?
據新華社報導,高科技的「小球矩陣」由中國科技大學設計製作。七百七十個白色小球全部由電腦精準控制,可「懸浮」在舞台上空的不同位置。而小球「浮」在空中的舞台效果,則要歸功於上海東華大學研製的新型高性能纖維繩。這種繩索不僅重量輕、韌性好,且可任意改變顏色,從而完美地營造出小球「凌空懸浮」的效果。
另外,讓觀眾驚嘆的「友誼之花」,五片巨大「花瓣」慢慢旋轉、合攏,最終拼組成人類棲息的共同家園「地球」;表面還浮現出陸地與海洋的輪廓。
這個由「花」變成「地球」的多功能球,是由解放軍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設計製作的大型機械裝置,其直徑達五點八公尺。在電腦控制和二十一台電機的驅動下,多功能球可以輕鬆地完成二十一個動作,而且「花瓣臂」可折起藏在舞台下。
「吊鋼絲」的場面人們在電影裡常見,但能夠讓七十多名特技演員集體升空的吊鋼絲特技,卻十分罕見。據報導,吊鋼絲工程師精確設計出一張錯落有致的「空中蜘蛛網」,先進的起重設備,以最快每秒五公尺左右的速度,將所有特技演員升到空中。
報導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室內文藝演出中,吊鋼絲特技使用量以及使用規模最壯觀的一次。鋼絲繩的用量超過六萬公尺,包括三公厘和五公厘兩種規格。
其中,三公厘鋼絲繩在燈光照射下還能產生「隱形」效果,更增添了特技表演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