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垃圾強制分類上路邁入第二年,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昨日舉辦「公用垃圾桶面面觀環保論壇」,公布「民眾生活與垃圾問題」調查結果。發現,有近五成民眾認為在台灣公共場所丟垃圾極不方便,在找不到垃圾桶的情況下,有些人可能會把垃圾丟進別人的機車籃子或馬路街道上。
調查顯示,六成五的民眾對住家附近的整體環境整潔感到滿意;另有九成四的民眾贊成「垃圾分類」制度,七成二認為「垃圾分類」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還有八成八的受訪者表示,外出或在公共場所丟垃圾時會作垃圾分類。
不過調查同時也發現,雖然民眾外出時配合作垃圾分類的意願高,卻可能面臨找不到垃圾桶的窘境。有六成二受訪者表示公共場所的垃圾桶設置數量不足;九成五認為,公用垃圾桶應該要有清楚「垃圾分類」標示。而在找不到垃圾桶的情況下,將垃圾丟進機車籃子或直接棄置在馬路上成為民眾的壞習慣。
好鄰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賴東明表示,雖然民眾環保意識提升,但由於在公共場所丟垃圾不方便,所以民眾還是會隨便丟棄垃圾造成環境髒亂,因此,若能有效增設實用性強的公用垃圾桶,方便垃圾分類,輕鬆作環保,減少垃圾。
為了讓公用垃圾桶更符合民眾需求,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昨日也宣布全台第一屆的「Clean Up the World公用垃圾桶創意設計大賞」比賽正式開跑,最高獎金十萬元,作品還能進駐台灣各大街道及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