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某廟祝自稱會民俗療法,常幫信徒看病,一個中風婦人到廟裡求助,他把婦人纏成木乃伊般綁在鐵柱上復健,婦人受不了昏迷,他還灑符水念咒語作法,但婦人非但沒醒,更因延誤送醫死亡。
民俗療法密醫常常可見,打著中醫名號,更使很多人深信不疑。據宗教人類學家研究,民俗療法不同於西醫,他們多半會與病患聊天,「視病如親」,取得病患信任,因而具有一些程度「療效」,但這只限於心理層面,對治療疾病無能為力。
民俗療法與地下電台賣藥作法雷同,會去尋求民俗療法的多半是老人、中低階層、教育程度較低者,但不容否認,也吸引一些高教育程度者。
前幾年,一位大學的院長輕微中風,想藉由民俗療法改善病情,經過推拿,結果不但造成左肩肌腱發炎、拉傷,原本還可活動的左肩也完全無法抬起。
這位教授當然不是愚昧無知,許多人腳踝扭傷、骨折,大都去「國術館」診治;但從現代醫學來看,尋求專業骨科、復健科醫師治療,比民俗療法更有效。
捨現代醫學而尋求民俗療法,還有打著民間信仰招牌的因素。台北市就曾查獲利用宗教活動的密醫,密醫聲稱放血可改運、扎針可除業障。改運、除業障,也是許多低社經地位者深信不疑的,但扎針放血已屬侵入性醫療行為,未具醫師資格者不能做,否則即屬密醫,依法最高可處五年徒刑。
依衛生署公告,以按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內功、氣功等傳統方式處置人體疾病的行為,稱為民俗療法,但限制不能涉及接骨、使用儀器、侵入性治療或交付內服藥物。
規定這麼清楚,地方政府卻表示查獲密醫困難,尤其患者宣稱心甘情願,或檢舉者通常不願露面,導致舉證困難。
其實國術推拿館林立,民俗醫療招牌也隨處可見,只要先從此著手,應可事半功倍;至於沒有招牌的密醫,就需透過觀念宣導,使患者警惕。
趙中明(台南市/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