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倫敦泰晤士報三日報導,六千五百萬年前,一枚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全部滅絕。最新證據顯示,一枚更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後,恐龍於焉誕生。
科學家利用衛星及雷達影像,在南極冰原下至少一千六百公尺處找到一個寬約四百八十公里的巨大坑洞,認為它可能是約二億五千萬年前,一枚可能寬約五十公里的巨大隕石撞擊後留下的痕跡,恐龍可能從此出現、演化。
科學家認為,這次撞擊導致百分之九十六的海洋生物及百分之七十的陸地動物滅絕,並使岡瓦納超級大陸分裂。今天的澳洲肇源於此,撞擊地球後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寬約十公里。
大滅絕後的二千萬年內,最早的原始恐龍已經演化,包括兔鱷。牠們繼續演化、擴散三千萬年。約二億年前,另一次大滅絕出現,這些物種已經準備主宰地球。在接下來的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中,幾乎每一種身長超過一公尺的陸地動物都是恐龍,直到六千五百萬年前,另一枚隕石撞擊地球才使牠們全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