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勞委會昨天預告修正後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架構,未來工資審議委員會成員為二十一人,勞、資代表均為七名,各占三分之一,學者專家四名與政府代表三名,合占三分之一。這是基本工資審議架構進行二十五年來第一次大修正,最快七月召開會議。
現行規定,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由勞委會、經濟部、財政部及地方政府等官方代表八人、學者專家一至七人,勞資代表各六人組成。由於官方代表幾乎可決定基本工資是否調漲,長期被批評。審議辦法修正草案昨起上網預告一周,徵詢各界意見。
新辦法納入「勞資政」三方概念,官方代表大幅減少,勞資比重增加,但主委仍由勞委會主委兼任;勞資代表分別由全國性總工會、全國性雇主組織推薦,學者專家也由勞雇團體推薦,政府代表分別是勞委會、經濟部及經建會。
修正案並首次明定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必須每年七月召開,九月底前完成審議,審議結果自隔年一月施行。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政府從「決定角色」淡化為「輔導協助」,盡可能提供勞資團體及各方需要的經濟數據,希望勞資學習對話溝通,讓每年基本工資調整,不再只是勞資喊價的結果,而是觀念共識的開始。
勞資雙方雖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淡化官方色彩表示肯定,但資方團體擔心勞資代表增加,恐怕會吵得更凶,勞方團體則認為應將基本工資內涵定義清楚,才能解決勞資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