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敏感鬆綁? 溫家寶追思胡耀邦

 |2010.04.16
10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共前領導人胡耀邦昨日去世滿二十一年,中共總理溫家寶親自撰文在《人民日報》刊登懷念胡耀邦的文章。他說,胡耀邦一九八六年到貴州考察時就告訴他,領導幹部一定要親自下基層調查研究,體察群眾疾苦;領導人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實際。

溫家寶這番談話,代表中國對胡耀邦的評價已在轉變。溫家寶這番追思,意義並不尋常,一是說明集體領導下的中共中央,對胡耀邦的問題已逐漸趨於一致,溫的追思文章可以登。二是儘管溫的文章還需中共其他動向來佐證胡耀邦的問題確已鬆綁,但胡耀邦相關問題若能解決,即使路還很遙迢、過程還很曲折,趙紫陽的問題、甚至六四天安門事件平反也都出現曙光。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在多數年紀半百以上的老共產黨員眼中,是個開明領袖,他對國家的熱愛、對是非真理與改革的堅持,讓他贏得極大的名聲。這一、二十年來,依舊有大量民眾懷念、愛戴他。

胡耀邦當年逝世,間接促成震驚中外的一九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以致長久以來,胡耀邦一直都是中共的禁忌,對他的評價也一直諱莫如深。「胡耀邦」等同敏感的「六四」、「法輪功」、「劉曉波」,都被大陸搜尋引擎列為「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的對象。

但隨著近年政治時空的轉變,貧富差距愈大,社會群眾事件層出不窮,愈來愈多的老黨員與基層民眾又開始回憶起力主改革的胡耀邦。

民意的壓力,迫使中共不得不正視胡耀邦,但正反兩派意見也讓中共左右為難。二○○五年十一月二十日,胡耀邦冥誕九十周年,據傳北京原本要隆重紀念,由中共總書記胡錦濤發表談話,但政治局內部有人反對,擔心「如果紀念胡耀邦、那趙紫陽怎麼辦、六四怎麼辦?」最後胡錦濤以出訪為由未出席紀念儀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