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接心 星雲大師強調家庭和諧

文婉、普琦 |2010.04.14
1767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勉勵信眾以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大我小四種方法,來促進家庭和樂。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人間社記者文婉、普琦香港報導】本來清靜的九龍灣,十二日晚上熱鬧非凡,近二千信眾到剛落成的香港佛光道場,參加師徒接心活動,諦聽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開示。大師以詼諧幽默的語氣、生動有趣的故事,告訴信眾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及營造和諧的家庭,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精采處不禁鼓掌讚歎。

人世間什麼最重要?星雲大師告訴大家,每個人看重的是自己,生活、生命、安全、健康都很重要,可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只是平常我們都忽略了。大師以「四個老婆」的故事為喻,告訴大家平日都愛惜色身,追求金錢,可是這些東西乃至親友都是死時帶不走的。平時都不關心自己的心,只有臨終時才想到這不死的心要到哪裡去,所以,建議大家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注意,關心自己這顆不變的心。

星雲大師(中)在香港佛光道場見證吉祥分會、菩提第二分會及和諧分會的成立,及其他分會新舊任會長的交接儀式。人間社記者黃偉強攝



要照顧好家庭

只是,不能只關心自己,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因為沒有家,就不知何去何從,會流落街頭,所以要做到夫妻恩愛、敬愛父母、慈愛子女,要愛得歡喜自在,這樣家才會變得溫暖可愛。

大師指出,現在的人容易發生婚外情,原因源於夫妻兩人覺得「家」不夠溫暖,對方不夠愛自己;而兒女教育不好,也多因為家庭沒給予鼓勵和讚美,只是一味責怪所致。

有信眾提出覓得伴侶後,因接觸佛法萌生出家念頭,不知如何取捨,亦有人指出父母反對其出家,因害怕出家後生病、年老時沒人照顧,不忍拂逆父母,又不知如何是好。

不讓家人受苦

大師回答,學佛不一定要出家,既然走了成家的路,就有責任去照顧對方,這是「人間佛教」的精神。雖然佛陀及過去不少大德亦成家後才出家,然出家有出家的因緣,已婚者要負責任,不可因出家,反而讓家人受苦。

現今女性要求出家者多,大師認為女性出家前該先談談戀愛和出外工作,有一定的經歷,三十歲出家是最好的;四、五十歲出家就太晚了,因為習氣太重,不易做到佛門的規矩,不過可以做師姑、淨士,在佛門服務

;至於老人家就不要去出家了,不要把寺院當成養老院。至於要防老、病、死,最好的方法還是出家,因出家後有弟子照料,在家信眾亦樂於幫忙,所以不必罣礙出家後無人照料。

提升愛為慈悲

提到家庭和諧,不少信眾提出自己的疑難向大師請教。大師告訴大家,做為太太,要勤勞持家,讚美對方,讓丈夫稱心如意。花草樹木需肥料才能茁壯成長,家庭需要的肥料就是「愛」。愛就是惜,要把愛進一步提升為慈悲,不要求別人一定愛自己,而是主動去愛別人,只要丈夫愛自己,就容易把對方帶進佛門。另一方面,大家可以「你對我錯、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大我小」四種方法來促進家庭和樂。

在連串問答之間,青年分團、青少年班、香港佛教學院、金剛護法組以及從馬來西亞遠道而來的青年,為大師獻唱「惜福相隨」、「投入佛光的懷抱」、「師父頌」、「雲湖之歌」、「偉大的佛陀」、「謝謝您」等曲,表達對大師的讚歎、敬愛以及相隨之心。

最後,大師見證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幾個新分會—吉祥分會、菩提第二分會及和諧分會的成立,及其他分會的交接儀式,由國際佛光會秘書長慈容法師頒發證書、肩帶給新會長、連任會長,及致贈紀念品給卸任會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