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光道場落成 5千人同霑吉祥

王普玉 |2010.04.12
2281觀看次
字級

大師與貴賓在美術館合照,右起分別為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長陳漢斌、懲教署署長郭亮明、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協調部部長沈沖、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永、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梁愛詩、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人間社記者李柏亮攝


【人間社記者王普玉香港報導】香港大眾期待已久的「香港佛光道場」,昨日在九龍灣宏光道落成啟用了,五千人見證開光儀式,共霑佛光吉祥。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為佛像開光,大師開示說,「其實佛光本來就普照,佛像並不要我們為它開光,而是要開自己的心光,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就放光了。」

東方之珠 佛法僧寶地

大師簡要介紹香港佛教史,東晉時代杯渡禪師浮杯過海到香港青山,建了香港第一座寺院│青山寺。一百多年前,中國大陸藹亭法師、若舜大和尚等人相繼到香港弘法。六十年前,抗日戰爭、內戰等關係,大陸出家人蜂擁到香港,大師指出,香港不僅是世界經濟的「東方之珠」,在佛教來講也是佛法僧三寶的寶地。

大師說,數十年前就來到香港,當時住的地方簡陋,睡覺的房間,把手伸出窗外可以和公車上的人握手問好。經過幾十年香港諸大法師努力,佛光山相繼護持,香港的佛教辦老人院、醫院、學校弘揚佛法,可以說很有成就。

講經活動從小寺院到何文田梁顯利活動中心、沙田大會堂、到紅磡香港體育館,道場的建設也從小精舍到佛香講堂,到現在佛光道場,大師感謝大家多年的護持。

香港佛光道場昨在九龍灣宏光道落成啟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因供奉了佛陀,這棟樓的價值就不同了。人間社記者余蕙蘭攝

補精神、道德、內心不足

大師表示,香港的大樓很多,成立香港佛光道場因為供奉了佛陀,這棟樓的價值就不一樣了。可以成為人生的加油站,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疲倦時,到這裡加油後,可走更長遠的路。佛光道場也可以補助香港在精神、道德、內心的不足,在道場更可以買忍耐、智慧、慈悲、四聖諦、八正道、三法印等法寶回去,因為有佛法就有辦法。

中國的寺廟有著聯絡民間感情的功能,大師說,佛光道場的設立,提供大家不講利害、不講升官發財、不互別苗頭爭勝的聚會地方,是一個平和、尊重、包容、超越的場所,是精神之家,長養自己法身慧命。

大師幽默譬喻,香港到各個國家要辦簽證,香港的寺廟是大家將來到極樂國土、天堂辦簽證的地方,大師非常歡迎大眾到來,並祈求三寶保佑大家平安吉祥。

道場落成 兩岸三地盛事

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致詞表示,香港佛光道場落成,是兩岸三地佛教界的盛事,他兩次到佛光山,與大師幾次交談獲得很大的受益,尤其對「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印象特別深刻,它展示了大師非凡的宏願,博大的胸懷,在全世界弘揚佛法創辦道場、大學,可以說是古今中外第一人。他祝願,香港佛光道場成為兩岸三地佛教交流的重要的窗口和香港大眾精神的家園。

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致詞表示,在香港維多利亞的港灣多了典雅的佛教道場,是宗教和文化、佛性和人性完美結合的範例。

帶來包容清淨 諧和典雅

劉總裁說,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為淨化人心帶來很多的啟迪,不僅關心人類心靈的淨化,還關心人類家園的淨化,最近由大師、佛光山出資,委託鳳凰衛視拍攝關注人類氣候和環境變化的紀錄片,可以說大師是人間的大護法。他以「星雲聚維港,佛光照香江。」來表達對佛光道場設立的肯定,期許新道場為紛亂的都市、世俗的人們,帶來包容、清淨、和諧和典雅。

當天與會貴賓尚有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黎時媛、寶蓮禪寺住持智慧法師、西方寺住持寬運法師、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淨因法師、香港道教聯合會湯偉俠博士等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