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器 中國文學質變推手

 |2010.04.09
105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小到三吋的手機螢幕,大到十吋左右的專業閱讀器,在中國上海的地鐵、公車裡,處處可以發現對著五光十色的電子螢幕埋頭苦讀的人。

電子閱讀顛覆人們在「固定地方」看書的習慣,它們體積小,便於攜帶,同時儲存量驚人,是這個快節奏時代的獨特產物。如同大部分的數位產品,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是「電子閱讀」的主要族群。

業界人士預測,中國將借助人口規模,在二○一五年之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閱讀器市場。

業內預估二○一○年將迎來電子書市場的快速啟動,閱讀器銷量將躍升至三百五十萬台,是去年的七倍,上海等大城市將是其中的主力軍,目前海內外上百家企業正看好這一塊市場。

中新社報導分析,電子閱讀忽如一夜春風來,也把傳統出版業「殺了個措手不及」。據瞭解,目前中國閱讀器技術雖然突飛猛進,出版社多在「隔岸觀火」。但也有「春江水暖鴨先知」業者,如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即推出「辭海閱讀器」,將磚頭一般的工具書變成可以放在口袋裡的薄薄一張,頗受歡迎。

上海青年作家也意識到閱讀方式的改變,將給文學寫作帶來巨大衝擊。

「八○後」作家小飯說,閱讀器所需要的文學要敘述節奏快,文字簡潔,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幽默感。

小飯說,「閱讀器時代的讀者最幸福,也最挑剔。」商業寫作已成為大部分青年作家的目的。寫作技巧必須調整,「不需要景物描述,看圖片不如直接看攝影,文字必須有幽默感,讓讀者不需要動用太多想像力就能發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