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與台北大學四百多位師生展開一場「心靈對話」,暢談「如何尊重生命與社會關懷」。在演講後學生提問時,大師答以:「人生是一部大書、要能廣大要能高,如果我是教育部長,不會讓學生以念書為重,而是要他們學習掃地倒茶。把人做好、養成服從的心靈和良好的習慣比念書還重要,不然就算有再好的法水,也無法流入心田,所以說做人更甚於讀書。」
這正是當前大學教育的癥結,學子們將大學視為職業介紹所,以謀得一技之長為學習目標,於是大學充滿了功利主義的思想,造成我們大學生目光淺短。
較好一點的將大學視為知識的殿堂,於是鑽進象牙塔中苦讀,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卻不知道如何用知識安心立命,造成我們大學生心靈茫然。
大學應首重開闊心靈的培養,心胸能廣又能大,才能夠裝進生命的體悟,知識只是觸媒,點燃我們對生命的尊重。
其次,是服務精神的培養,唯有存在服務他人的念頭,才能將所學貢獻他人,知識才能利他又利己。
最重要的是懂得愛,人與人之間彼此相互感動,人生才有意義,感動的生活就是愛的生活,現今社會人與人疏離就是缺少愛與感動與奉獻。
生命本身就是一本書,大學生應該先讀懂這本書,知識才有了種種可能,所以學會做人比讀書更重要,這就是為什麼要去學給別人掃地倒茶,懂得奉獻,才知道感動,才能安身立命的開始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