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兒童是未來的希望,疾病之苦卻可能導致絕望,國民健康局表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兒童更加重要,影響往後的路怎麼走下去,目前政府對七歲以下兒童有多項篩檢措施,家長不應忽略。
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替孩子健康打底要從父母做起,除了鼓勵在育齡期懷孕,以確保精、卵品質較佳,目前提供產婦十次的產前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與治療胎兒的健康問題;同時,更應該拒菸戒菸,孕婦若吸菸,體內殘留高濃度尼古丁及其代謝物,會損及胎兒神經、心血管發育。
誕生第一天,就可做十一項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檢,吳秀英表示,政府提供部分補助,一般民眾補助兩百元、低收入戶補助五百五十元。有鑑於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達千分之三,現在也推廣出生三天內接受第一次聽力篩檢,以期讓聽損兒在六個月大前接受聽能復健,保護語言發展不受影響,此篩檢一般民眾需自費五百元,今年政府全額補助經濟弱勢家庭的新生兒。
對於七歲以下兒童,政府補助醫療院所提供七次預防保健服務,觀察兒童是否有發展遲緩,另對於不同年齡層兒童,有不同重點篩檢項目:滿三歲未滿四歲者,在社區及托兒園提供免費的學前兒童聽力篩檢
;滿四歲及滿五歲者,則可進行斜弱視及視力篩檢;降低兒童齲齒率,補助五歲以下兒童每半年牙齒塗氟一次。
吳秀英建議,父母應及早培養孩子正確的生活、飲食習慣,杜絕把孩子養成「胖小子」,降低他們未來罹患慢性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