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生活中處處有機會做環保,你注意到了嗎?公司廢紙可再利用,電腦使用省電模式;清明少燒紙錢;在家垃圾分類,回收電池、光碟;出外不搭電梯、多走路;吃飯使用環保筷、隨身杯;少吃肉及多吃蔬果……,其實每個人都能隨手愛地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祕書長張佳怡就建議大家:「要環保,可以隨身帶環保筷、環保杯,用肥皂替代化學清潔劑,多穿有機棉的衣料。」看似簡單,卻各有訣竅!張佳怡說,早期為了防止口沫傳染的疾病才使用免洗筷,但是免洗筷使用漂白劑,對有氣喘的人會產生過敏症狀,如果聞起來酸酸的,就更不要使用。
關渡自然公園處長何一先也是徹底奉行環保的先鋒,他也建議:「少用電器、更換節水設備、隨手關閉待機電源、多騎摺疊車,經濟又環保。」何一先將公司的水龍頭都換成節水式,還測量採光,發現光度充足,即拆除一半的日光燈管,此舉為公司每月省下二成電費,並預估七年可回收所有改善節約設備的成本。
何一先熱愛環境,長期投入測試隨手關閉待機電源,發現並不會損害電器的壽命;選擇住屋也強調要通風良好,不必購買冷氣。他家沒有電視、電話和冰箱,僅靠市集的便利性維持生活;交通則習慣騎摺疊車,他說,只要把小摺放車袋,搭捷運就省下百元的運車費,每天有一小時的運動量,對上班族而言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