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彈琴的總是瞧不起做琴的」林立正製琴三十多年,衝著這句話,送二兒子林法到中國大陸中央音樂學院修習正統古琴演奏,對兒子寄予厚望,希望他為台灣的古琴文化注入新血。
這些年想學做古琴的人,透過各種管道,找上林立正,當中有醫師、律師、藝術家二十多人。林立正也不藏私,傾囊相授,讓學生學到正確的做法。林立正輕鬆地說「製琴就上下兩塊木頭,梧桐木加底板梓木,挖出形狀,補土、上漆、張弦,就完成了」。但後面,有著一連串繁複的工序,包括選材、製圖、切割、刨鑿、打磨、晾乾等,林立正有著精準、慢工出細活的堅持。
二十七歲的林法,是林立正四個兒子中,最有興趣繼承衣缽的一個,長得高頭大馬,雖然是台灣孩子,但四年在大陸求學,讓他說起話來帶有濃濃的北京腔,他這個月才從中國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畢業,是全班唯一主修古琴的學生,當初入學時,大學部裡專攻古琴的只有他一人。
林立正說,他曾在做琴時,把三歲的林法抱上琴木,幫他固定,免得位移;長期耳濡目染的結果,林法不僅會製琴,還拜在台灣古琴樂師葛翰聰門下學彈琴。
「可能比較有使命感吧!」林法對自己念一般高中,還能在退役後考上錄取率不高的中央音樂學院,專心學四年古琴演奏,他下了這樣的註解。他為了發揚古琴音樂,把握機會下了很大的功夫。
林法的琴藝在大陸獲得肯定,在學期間曾得到二○○二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古琴青年專業組銅獎、二○○四年全國古琴大賽青年職業組優秀演奏獎等殊榮,年紀輕輕的他,並在大陸兼職教人彈奏古琴,回到台灣除了教琴授課,也希望能舉辦演奏會「給台灣古琴音樂來點新的聲音」。
「目前台灣的古琴文化,只做到保存、發掘,還沒發揚」,林立正把這份「導入正途」的責任寄托在林法身上。「他啊!任重道遠」林立正如此期許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