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門診發現近來慢性阻塞性肺疾有增加趨勢,患者一動就喘,以致於不敢動,但體力漸差、呼吸吃力,醫師建議還是要運動,不妨吹口琴、游泳或做健身操來改善。
台北醫學大學及附設醫院調查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居全球十大死因第四位,在台灣,COPD病人也不少,特別是四十歲以上男性約每六人就有一人,五十歲以上不分男女,每十人就有一名。
北醫呼吸治療科主任施崇鴻表示,COPD病人嚴重時只要動就會喘,不僅因此少活動,導致容易骨質疏鬆等問題,甚至有近四成患者有憂鬱症,不過有研究指出,每天持續肺部復健運動,可大幅提升中重度以上病人的生活品質,降低罹患憂鬱症機率。
為此,北醫大及附設醫院設計一套簡易的呼吸健康操,分坐姿、站姿及腹式呼吸三式,坐姿呼吸健康操的對象是無法站立的病人,站姿呼吸健康操可訓練病人的肌耐力,而噘嘴吐氣的腹式呼吸健康操則可增加呼吸效率,預防支氣管塌陷。
實際上患者運動意願低,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做運動,施崇鴻說,其實可以簡單的伸展、同時配合深長的腹式呼吸,若允許時可利用伸展帶增加肌耐力,也可以適時輔以氧氣,逐漸增加運動量,最好每周運動一到兩次,每次二十到三十分鐘。
想要更進一步了解COPD呼吸健康操,可於三月二十七日、四月十日下午一至五時於北醫綜合大樓四樓圓形會議廳,參加「早晚10分鐘、越動越輕鬆」呼吸健康操講座,以及索取「COPD呼吸健康操」教學影片及衛教手冊。
施崇鴻表示,吸菸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的最大兇手,老菸槍最好戒菸,才不會一動就喘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