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一○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昨天展開議程,二十二個委員會同時登場,探討包括公平貿易、原住民權益、核武爭議、國際人權等多元議題。參與學生認為,過程比結論更重要。
主辦的台灣大學團隊表示,委員會進行的方式,是讓學生有機會扮演各國外交官,模擬聯合國相關議事規則。
台大政治系學生蔡宗佑舉例說,昨天「裁軍及國際安全委員會」討論核武不擴散條約與恐怖主義。但兩個主題不會同時進行,所以在會議一開始即投票和討論,決定從那個議題討論起。參與成員要共同討論到一個議題的決議文草案被提出,並投票通過後,才會進入下個議題。
台大團隊公關部長鄭郁儒去年曾代表台灣赴荷蘭海牙參加上屆會議,對於會議主題、精神及議事規則非常熟悉。
鄭郁儒表示,與會者須熟悉各項議規與文件形式,整個會議最終將產生一份決議文。然而,會議過程比結論更具挑戰性,因可能會被指派代表與自己經驗截然不同的國家發言。
鄭郁儒表示,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限制僅大學生參加,但今年開放給建中、北一女、台中一中等校高中生進入會場,擔任傳遞書面意見的工作人員,讓他們也提早學習國際議題。
她說,今年參與的學生來自四十多國,由於在台北舉行,今年日本與南韓學生較往年多,台灣地主國約有三百多人參加,德國也有二百多人與會。五天的活動,除正式會議外,還會安排文化之夜、主題晚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