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獲港大頒名譽博士學位

心成 |2010.03.12
1166觀看次
字級






香港大學頒發最高榮譽社會科學名譽博士學位予星雲大師(前排左一)。人間社記者王普玉攝





大師代表獲頒名譽學位者致詞,感謝香港大學對受頒者的肯定。人間社記者王普玉攝


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及全世界慈善事務 功績卓越 大師誓言繼續服務

【人間社記者心成香港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因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在全球推展慈善公益事務有重大貢獻,獲香港大學頒發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大師昨日出席香港大學第一八二屆學位頒授典禮,接受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頒予學位,大師強調,世界當今最時髦的是講求「自由民主」,但是自由民主之後,世界不能和平,人民不安樂,那也是不足的,讓每一個人得到平安、幸福、安樂,才是最重要。

典禮於昨日下午五時三十分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由徐立之校長引薦五位獲獎人受獎。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自一九一六年以來,有二百八十七位傑出人士獲頒,是該校每年最盛大的活動,頒予對社會及世界的思想、社群及文化方面有貢獻者。

為了表彰星雲大師發揚人道主義及對社會、國際的諸多公益、教育、慈善、服務等貢獻,該校頒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大師出席頒授典禮,並代表所有受頒者致詞。

有佛光就有三好四和

星雲大師致詞說,八十四年前他出生在中國江蘇揚州窮苦的家庭,七十二年前有幸在南京貧苦的寺院棲霞山出家,六十年前隨著救護的工作來到台灣,自己雖然出家,但是沒有出國,一生致力佛教服務社會的工作。六十年來推動「三好運動」,所謂「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希望藉此活動讓社會大眾規範身口意,淨化人心,促進和諧。至今多少成果不去計較,但在自己微願下,現在全世界,有佛光的地方,可以說就有「三好運動」。

大師又說,除了三好運動,現在又積極推行社會的「四和」—「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大師強調,世界當今最時髦的是講求「自由民主」,但是自由民主之後,世界不能和平,人民不安樂,那也是不足的,今後要讓每一個人得到平安、幸福、安樂,那是最重要的。

大師代表受頒者致詞

大師說,今天所有受頒者,榮獲香港大學給予這樣的榮譽,非常感謝。有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現在已是世界名校,祈願香港大學繼續發揮光輝,照耀全世界。

此次除了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外,同時獲頒名譽科學博士學位的有德州休斯敦貝勒醫學院醫學教授陳展邦、香港經濟日報創辦人馮紹波、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創會榮譽贊助人楊雪姬,以及香港內科醫學院創院院士余宇康。

秉慈悲精神繼續服務

校方表示,由於大師推動人間佛教,致力於文化教育,除在世界各地建立寺院、成立大學,積極進行宗教對話,主張宗教交流,被讚譽為領導當代佛教革新的先行者。大師並主動參與世界多項重要大自然災難組織救援活動,例如一九九一年華東水災,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二○○四年南亞海嘯,以及二○○八年汶川大地震等,協助多項急難救助,並在災區建設數以百計的學校、醫院、診所及孤兒院等。

典禮前,大師接受媒體訪問發表感言說,自己沒有受過社會教育,只是童年起受叢林教育,在佛教裡做服務社會的工作,今天很榮幸獲得香港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愧不敢當,今後並秉持佛教慈悲奉獻的精神,繼續為大家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