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曾應鐘嘉義報導】南華大學的課程向來著重實用性及結合服務社區之功能,如學務長陳木杉教授除開設「文物保護與生活品味」的課程外,也有意透過拓碑星雲大師墨寶結合社區服務學習,展開寺廟古蹟石碑清潔服務活動巡迴之旅,以更多的形態服務社會。

陳木杉教授在藝術學院與通識中心開設「文物保護與生活品味」的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國際文物保存科學與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概況,舉凡社區的紙質文物、木構建築、雕刻、漆器彩繪、書畫修復等涵蓋在生活文化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及防震、防火、防水、防蟲等技術,銜接到修復產業的創意行銷設計,教學非常詳盡,學生修課人數爆滿,都認為此一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並可發展為創業就業的搖籃,深獲好評。 (人間社記者曾應鐘攝)
陳教授也有意透過拓碑星雲大師墨寶結合社區服務,展開寺廟古蹟石碑清潔服務活動巡迴之旅,於是洽商台北市國際文物學會理事長葉志誠到校協助。
當年陳木杉教授一句親切的關懷,修復師葉竑毅、葉志誠兄弟從高中學歷發憤進修變成大學的老師,昨日他們冒著風雨前往南華大學協助恩師教導學生拓印碑文、傳授書籍修復等技藝,並拓碑星雲大師書寫,刻勒在巨石上的「慧道中流」。
葉竑毅高中畢業之後就跟著裱褙師父學習裱褙、文物修復、拓碑的技藝,學成之後自行開店,有了名氣之後曾經為雕刻大師朱銘裱褙作品,為大溪鎮三級古蹟齋明寺修復古蹟。
二○○一年,有人請葉竑毅修復林語堂的舊圖,卻擔心他的技術不足,約定修復之後要經過故宮文物修復師林勝伴的核可才付款;修好了林語堂的舊圖,他的修復技術不但為林勝伴肯定,更邀他進入故宮擔任修復師。同樣是故宮的修復師,高中畢業與大學畢業有著截然不同的待遇,這樣的刺激讓葉竑毅醞釀進修的念頭。
後來,葉竑毅受到當時在雲林科技大學任職的陳木杉教授鼓勵,下定決心念二專夜間部、二技,並於二○○八年取得雲林科技大學文物資產所碩士學位。弟弟葉志誠也奮發以專科的學歷投考雲科大的文物資產所,也有著一技之長。
除了拓碑技術,未來葉氏兄弟還要教導學生文物清潔保護的技巧,更要為南華大學圖書館成立「書籍修復中心」,免費培訓書籍修復的義工,將來帶領義工深入嘉義地區的中小學圖書館,從事書籍搶救工作。